杀人与政变的话术历史可谓形影不离。政变成功者为了斩草除根,以绝后患,要杀人;政变失败者犯了谋反罪,平息了政变者为了明正法典而杀人;@ 发动政变者要么杀人,要么被杀。而且每一次政变,都要有一场大屠杀伴随着。暗杀作为一种政变手段,不同于政变成败后的公开屠杀。暗杀是上帝不知不觉地杀死了占据龙椅的家伙,占据龙椅的家伙已经从身体上消失了。用今天的话来说,如果他们从地球上蒸发,政变者可以很容易地控制局面,隆重上演黄袍加身、即位称帝的节目。
[img]607486[/img]
暗杀是使政变者实现皇帝梦想的最快、最简单的方式。而且能走这条捷径的人,恰恰是皇帝的兄弟叔侄、侄舅姑表、皇后妃嫔,甚至是出生的母亲。总之,他们大多是皇帝最亲近的人。早在商朝,暗杀就被想当皇帝的人用作政变手段。据《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又称“仲丁”,商朝第十任君王)以来,他废除了自己的立法,更立了自己的弟子。他的弟子可能会竞相代立,比九世更混乱。司马迁先生没有详细说明这九世乱是什么样子。但从商朝遗国宋的杀君记录中可以看出端倪。从封国到灭亡,宋国共传28君,其中6君被政变者杀害。《史记·宋微子世家》说:“春秋嘲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立弟,以不宁十世。"也就是说,当有10位国王在位时,国家并没有平静下来。司马迁先生还说:“春秋时期,杀君36,亡国52,诸侯奔跑不能保其国家的人数不胜数。根据《左传》,有史学家(《史记太史公自序》)、据《史记》统计,60多起君事件不包括诸侯小国。
《战国策·东周》说:“春秋记是百数杀君者”。40多年来,杀君事件如此之多,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多的杀君事件,即使在世界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当然,杀君者可能无法成为皇帝,但确实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他们通过暗杀杀死前皇帝,然后自己坐在龙椅上。早在周朝,就有人开始通过这条捷径夺取皇位。东周定王二十八年,定王姬介病死,他的长子姬去疾接老爹班,当上了国君。但仅仅三个月,姬去病的弟弟姬叔就把他宰了,自己当上了皇帝。而这个靠杀哥上台的家伙,王冠只带了五个月,又被哥哥姬尾砍掉了。姬尾成为国君后,龙椅坐得很稳,东周王朝没有继续暗杀。然而,由于姬尾治国无方,东周日益衰落。首都迁往河南洛阳后,东周失去了天子国的地位,成为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国。
南北朝时期,政变频依然,暗杀成风,想当皇帝的家伙竞相效仿,杀来杀去,达到了历史高潮。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灭亡的60年里,南宋为争权而暗杀的故事像电视肥皂剧一样无穷无尽。宋文帝刘义隆的19个儿子大多死于兄弟亲属夺权的残杀,他自己也死在长子刘绍的刀下。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刘义龙觉得长子刘绍性格不好,不能担当治国大任,想另立别人为王子。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小妻子潘淑妃提前泄露了丈夫的重大决定。刘绍等着当皇帝不耐烦了。当他听说父亲要换接班人时,他先开始了。一天早上,他带领张超和其他杀手闯入父亲的住处,杀死了父亲。
[img]607487[/img]
《资治通鉴·卷127》描述了暗杀的场景:“皇帝(刘义龙)晚上和徐湛的屏幕人语至旦,蜡烛还没有熄灭,门阶户直卫兵还没有起床。皇帝见超之入,举几捍之,五指皆落,然后杀之。“刘义龙和大臣徐湛之为了另立王子,已经做了几天几夜的秘密生意。为了怕泄密,刘义龙让徐湛之在晚上用蜡烛绕过寺庙检查了几次,看看有没有人窃听。然而,在讨论结果之前,他被儿子屠杀了。刘绍当上皇帝才三个月,弟弟刘军就带兵把弟弟举下龙椅,结果他的生命,然后自己当上了皇帝。
南北朝除了历史上有点名气的国家,君臣之间互相残杀外,一些没有名气的小国,也频频发生杀君夺位事件。鲜卑人建立的代国,从建国到灭亡的60多年里,有三位皇帝被暗杀,其中两位被其儿子和主人幸存。第一位国王拓跋沂卢被他的长子拓跋六修宰,第七位国王拓跋什么翼键也是他的长子拓跋君屠宰的拓跋王子,似乎有杀父夺位的优良传统。六修杀了他的父亲后,他坐了几年的龙椅。在你有时间坐龙椅之前,代表国家的首都被前秦坚的军队打破了。这个杀了他父亲的家伙也被秦军抓住,带到长安,车破了,死了。从这些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皇帝也不是那么容易成为的,亲情因为皇位而变得脆弱。
南北朝皇帝刘绍杀死了他的父亲,最终被他的兄弟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