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有三急”。所谓三急,就是排泄粪便和屁。听起来很庸俗,但这是人之常情。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先找厕所,但有一个问题。古代紫禁城占地72万平方米,但没有厕所。如何解决宫殿里成千上万的人?太棒了!
[img]609348[/img]
据史书记载,中国最早的厕所出现在周朝,被称为“井井”,这意味着排除污水污垢的游泳池或沟渠。但这种厕所非常先进,通常只有宫廷才有,如果是普通人,或挖更多的粪坑。
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紫禁城,在古代没有厕所,那么如何解决宫殿里成千上万的人呢?答案很简单,用“恭桶”来解决。无论是皇帝的妃子还是宫女太监,他们上厕所的方式都是使用恭桶,唯一的区别是皇帝的妃子有人服务。
[img]609349[/img]
恭桶和一半的木桶不一样。它上面有一个盖子,可以让人坐在上面。皇帝和妃子用的恭桶也叫“官房”。皇帝想上厕所的时候,会喊:传官房。这时,太监会把恭桶端过来送给皇帝。
[img]609350[/img]
妃子上厕所的方式和皇帝差不多。至于太监和宫女,他们只能在一个空房间里用一个厕所,条件有点困难。恭桶用完后,会有专门负责清洗的宫女,比如《颜夕宫物语》中的魏璎珞,但她受到了惩罚。
[img]609351[/img]
恭桶一开始没有防臭措施。直到强迫症皇帝乾隆,他才要求上厕所保持沉默,所以太监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在恭桶里铺一层柔软的沙子,这样上厕所就不会有“溅水”,清洗也会变得简单方便。
[img]609352[/img]
如果是皇帝或妃子,恭桶会更先进,太监会会在恭桶里铺一层香料,最后撒上干花瓣。这种待遇,估计粪便很香。
紫禁城虽然没有厕所,但恭桶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古代宫殿里有成千上万的人,但没有厕所 古人如何解决三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