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位的传承一直是在位皇帝需要担心的问题。一般来说,继承皇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继承皇位,另一种是传贤。
自周朝以来,它采用了不传贤的方式,这意味着长子出生时被定位为继承人;然而,在唐朝,这一制度发生了变化。例如,李世民作为李渊的第二个儿子成为皇帝,李隆基作为李丹的第三个儿子成为皇帝。到了清朝,传贤制度已经恢复。
众所周知,朱云文是朱元璋的孙子,中间有一位燕王朱棣。虽然朱棣最终成为了皇帝,但一开始,朱元璋把王位传给了皇孙朱云文。
[img]607708[/img]
就治国能力而言,朱棣高于朱允炆,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要把皇位传给缺乏战略的朱允炆呢?
事实上,一开始,朱元璋不必为王位的继承感到头疼。当时有王子,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长子朱彪。然而,朱彪生来就富有,但他没有富有的生命。他很早就死了。
据说朱元璋已经28天没去上朝了。他不仅是失去儿子的痛苦,也是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担忧。
在可选范围内,朱允炆和朱迪更喜欢朱元璋。
朱彪王子去世时,他的儿子朱云文14岁,但表现良好。他日夜照顾父亲,父亲去世后照顾孩子。朱元璋看到了这些东西,赢得了一些好印象。
此后,朱元璋立朱允炆为储君。而为何放弃朱棣,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朱棣不是直接出来的,虽然能力很强,但怕其他王子不服。
第二,朱元璋知道朱棣性格坚强,手段强硬。朱元璋希望继承王位的是一位宽容的仁君。
@ 朱元璋把儿孙分配到各地当藩王,燕王朱棣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形成了权力平衡。如果朱棣是王子,恐怕其他藩王会造成霍乱。
[img]607709[/img]
出乎意料的是,朱棣的两个哥哥秦王和晋王相继去世,他们的权力平衡被打破。朱允赓登上王位后不久,就开始削藩,引起了朱棣的不满。于是他打着“清君边,靖国难”的口号开始反抗,最终登上王位,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靖国难之战。
揭秘朱元璋皇位继承之谜 为什么朱元璋传给孙子而不是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