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儿子,
康熙晚年,由于没有明确指定王子候选人,大多数成年王子发起了残酷的九子夺权事件。虽然四哥胤祯最终成为了一群杀出重围的黑马,但参加比赛的其他王子却越来越悲惨。此外,由于这一事件涉及朝臣、兄弟姐妹、家庭和其他因素,尽管银珍最终登上了王位,但她仍然无法摆脱杀死兄弟和兄弟的冷血诅咒,甚至后人对他的评价也增加了一点冷酷和嗜杀的意义。然而,与雍正不同的是,他的儿子后来登基的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他以为皇位争夺会再次发生,但没有发生。相反,他在位期间实现了最合理的皇位替代。为什么?
[img]606884[/img]
事实上,雍正第一年,见证夺权的雍正意识到不立储的危害。他认为,如果他早期不立储君,未来的皇权纠纷不仅会影响他对政权的控制,还会让他的儿子走上自己的老路。所以所谓的立储,对雍正来说就成了不得不立的事实。然而,由于尹仁的教训,明立储君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他建立了私立储君制度,并逐渐成为定制。乾隆就是这一制定,成为第一个受益于私人储君的人。
[img]606885[/img]
因此,乾隆深刻理解了他父亲的意图,他在乾隆元年,遵循皇考成式,亲书密旨,照前收藏等等规则,开始在自己的王子中选拔可以成为明年储君的人选,早早完成储君大选。然而,这一制度恰好采用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使朝廷上的大臣们无法准确判断真正的储君候选人,从而避免了他们早早站队混乱朝纲的现象。另一方面,它也避免了王子拉拢朝臣巩固势力的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九子夺权的可能性。
[img]606886[/img]
乾隆三年时,乾隆公布了写有永琏名字的传位诏书。这时,富察皇后的直子永琏因病去世,这个密诏的死失去了本该有的意义。然而,大臣们从这个公开的密诏中发现了乾隆存储的规则,即以直子为第一继位候选人。对其他王子来说,富察皇后是唯一能威胁到他们争夺王位的人。从那以后,第二个儿子出生了。当其他王子认为他们没有夺取王位的希望时,他们没想到第二个儿子的早逝和富查皇后的去世终于阻止了乾隆再次把他们的儿子写进密诏的想法。在接下来的26年里,乾隆逐渐意识到王子们对王位的觊觎,立储迫在眉睫。
[img]606887[/img]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遏制王子夺取王位的手段,那就是对后宫的妃子给予政治目的的宠爱。富查皇后去世后,那拉在皇后的干预下不久被授予皇后称号。她生下的十二个王子和十三个王子成为最有可能继承王位的储君候选人,这一度阻止了其他王子对王位的渴望。
[img]606888[/img]
虽然后来那拉氏和乾隆之间爆发了非常严重的皇后矛盾,使得他们的皇后地位被废除,其他两个王子也卷入其中。然而,对于乾隆来说,后宫皇后的地位从来没有空悬过,尤其是永琏早逝后公布的诏书,清楚地向王子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即皇帝传达了他的第一个儿子,这使得争夺第一个儿子的斗争不再上演。
雍正的兄弟都会反目成仇。 为什么乾隆的儿子没有争夺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