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探索历史上真正的刘绍。
刘绍是宋文帝刘义龙的长子,他的生母是文帝的结发妻子袁皇后。他六岁时被授予王子称号。虽然袁皇后失宠,但刘义龙仍然非常爱王子。为了培养刘绍,文帝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听从了王子的话。在文帝的指导下,刘绍的东宫卫队数量达到了数万人。此时,刘绍,荣宠根本无法加入。
作为东宫的王子,刘绍很早就参与了政治事务的处理,在这一点上,他仍然有一点天赋和想法。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二十七年(450年)排众议,决定伐魏,这也是他在位期间的第二次北伐。早在元嘉七年,南宋就与北魏交手,由于统帅的无能,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宋文帝心有不甘,在休养二十年后,再次对北魏兴兵。
然而,当时北魏国力强大,相当于刘宋朝的实力。第一次北伐也让大臣们知道北魏不容易惹,纷纷站出来劝阻。这一次,刘绍也站在大臣的一边,反对父亲的北伐。在这一点上,他仍然有一点知识,至少可以看到情况。不幸的是,文帝独自行走,派兵北伐,导致南宋第二次惨败。
父子之间的斗争只是一个小插曲,文帝对刘绍的爱依然存在。然而,盲目的爱使刘绍变得越来越肆意,他和潘淑妃的儿子刘军杀死了他的母亲,同样的气味,尴尬,在首都做了很多邪恶的事情。刘义龙多次责备刘绍,逐渐对他失望,父子关系越来越微妙。
[img]605098[/img]
刘绍经常被父亲骂得狗血淋头,却没有好好反省,反而恨上了父亲,结果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宦官庆国向刘义隆讲述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件,让他怒不可遏。原来,刘绍和刘军多次受到文帝的惩罚,对他产生了怨恨。在女巫严格道教等人的诱惑下,他们偷偷地在宫殿里埋了一尊文帝的玉像,期待着父亲早点死。在古代,这种事情对皇帝来说是非常禁忌的。
事件曝光后,文帝对刘绍非常失望,并责骂他。经过这次事件,刘绍的地位急剧下降。事实上,文帝现在还没有放弃王子的计划。然而,刘绍解释了不会死的真相,在风中犯罪,仍然与严格的道教有联系。毕竟,纸不能包裹火,文帝对他不放心,自然有眼线告诉他这件事。
[img]605099[/img]
这一次,文帝无法忍受,决定废除刘绍,杀死与他勾结的刘军。毕竟,这两个人都是个人骨肉。在做出决定之前,文帝不忍心告诉潘淑妃这件事。我不得不说,刘义龙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清楚地知道潘淑妃是刘军的生母,并把这样一件秘密的事情和盘子托出来。悲剧是不可避免的。
果不其然,当她听到刘义隆的计划时,潘淑妃感到非常害怕和不安。她怎么忍心看着儿子惨死?她立即派人通知了他。当刘获得消息时,她非常害怕。她立即去和刘获商量。这时,刘获就像一只困兽。他不反抗,只能等待被废除。他在王子的位置上苦了24年。他怎么会愿意决定发动政变?
元佳30年(453年)2月,刘绍带领数万名东宫侍卫进入宫殿。这些人最初是由文帝安排的,以保护刘绍,但他们被儿子用在自己身上,这也是他犯的另一个错误。突然,文帝没有准备好。当刘绍率领军队闯入宫殿时,他仍在与亲信讨论废除王子的问题。结果,他在愤怒中被儿子杀死。
刘绍杀了父亲后,自立为帝。然而,作为封建王朝第一个杀父篡位的王子,他的做法引起了全世界的愤怒。而且,刘绍刚登基,就开始清理那些与他有仇的贵族,把很多人推到了他的对立面。因此,登基才三个多月,他就在众叛亲离中,被弟弟刘骏杀死,妻儿也没有跑掉。刘绍死后,由于他杀父篡位的恶行,被后人称为“元凶”,得了千古骂名,也算是罪有应得。
刘绍:历史上最凶猛的王子,24年后杀父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