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故事一开始,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共患吉凶。三人同舟共济,互相帮助。后来关羽不小心失去了荆州,然后在东吴惨死。老大哥刘备哀悼。为了给他报仇,他开始攻打吴,用蜀国的力量为他的兄弟报仇。但话说得好,其实这只是一个导火索,加速了刘备起兵伐吴的步伐,其实刘备一直打算消灭东吴。
[img]604997[/img]
夷陵之战
刘备带领军队一路走出蜀国,计划夺回荆州,打破吴国的防线。不久之后,夷陵之战发生了。这场夷陵之战是刘备在历史上攻打吴国的真正结局。刘备输给了东吴鲁迅。刘备在称帝一个多月后派兵攻打吴国。有人说他独自带领军队攻打吴国。他缺乏帮助,输给了东道主和熟悉地形的东吴人。但从根本上说,即使他带着诸葛亮,这场战争也会失败。
[img]604998[/img]
刘备急于起兵
@ 从根本上说,刘备急于出兵,不听众人的劝诫。这时,魏、蜀、吴三国处于鼎立状态。就在曹操去世的时候,他从来没有看过东吴的孙权,他意识到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已经去世了。他没有注意到曹丕这样的年轻一代,也没有注意到对手,更认为光复汉朝指日可待。夷陵之战败在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将军手中。归根结底,他太自负了,听不到建议,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
[img]604999[/img]
蜀国成立后不久
@ 此时,魏蜀吴虽然各占一席之地,但蜀汉建立时间不长。国家内部政治仍需规范。诸葛亮有治国之才,自然忙于内政。如果刘备伐吴时带诸葛亮,那就是一国天子和丞相一起出去打仗,内政就不能顺利运作。@ 此时诸葛亮不得不关注蜀国内部的各种情况和各行各业的人马,关注前线的排兵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诸葛孔明也分身无术,难保必胜。
[img]605000[/img]
最后
诸葛军师虽然久负盛名,但其实自始至终都活跃在国家政治和权谋上。能兴邦安国,玩权术,但不是一个能在战场上百战百胜的军事大家。另一方面,东吴,陆逊原本是前朝袁绍的官宦家庭,从小博览群书,熟读兵法。虽然作为一名工作人员进入孙权账户,但一路在前线奋斗,抓住关羽,夺取荆州等操作更加耀眼。诸葛先生也很难在真正的军事家面前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三国演义》《三国志》
刘备之所以没有带诸葛亮,是因为他没有带诸葛亮?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