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桓温,字元子,其父桓彝历任安东将军,中书侍郎,拜散骑常侍,后死于苏峻之乱。18岁时,桓温枕戈泣血,混入敌人丧礼,手刃其三子,以此闻名于世。桓温直率、英俊、非凡。后来,她娶了晋明帝司马绍的长女南康长公主为妻,拜了徐都尉,成为晋明帝的女婿。在成为皇帝的女婿后,桓温开始一路繁荣,然后晋升为安西将军和荆州刺史。他负责六州的军事部队,并领导了南蛮队的队长,掌握了长江上游的军事力量。桓温离开荆州后,于永和三年(347年)二月挥师西进,攻灭成汉,收复损失40多年的益州,名声大振。晋廷以灭蜀之功加封桓温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临贺郡公。但在高官厚赏的背后,晋廷也对手捧重兵的桓温恐惧不已,担心他以后难以控制。此时桓温治下有八州之地,兵精粮足,也逐渐露出不臣之心。
[img]597829[/img]
永和十年(354年),42岁的桓温终于掌握了朝廷内外的权力。二月,桓温率军北伐前秦。桓温北伐河洛地区,大破羌族首领姚襄在永和12年(356年)8月收复洛阳。这两次北伐都收复了部分失地,尽管最终都因后援粮草而撤退,但桓温的个人威望却被推上了巅峰。自从衣冠南渡以来,东晋一直是偏安一角只求自保,恒温北伐将驱逐胡虏,恢复故土理想付诸实施,令人兴奋。朝廷加授桓温为侍中、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假黄斧,后来又获加殊礼,位于诸侯王之上。太和四年(369年)4月,桓温率先骑行5万北伐前燕。然而,在随后的方头战役中,燕国将军慕容垂击败桓温,晋军伤亡3万多人。桓温在这场战争中也很有名!
[img]597830[/img]
桓温自负才能过人,久怀异志,因此发动北伐希望先建立功勋,再回朝接受九锡,从而夺取政权。但由于第三次北伐失败,声望大大降低,图谋失败。因此,决定效仿伊尹、霍光,废立皇帝,重立权力。太和六年(371年)11月,桓温带兵入朝,威胁太后废除晋帝司马奕,迎接会计师司马昱入朝,成为皇帝,为晋简文帝,改元咸安。东晋朝开国100多年,从未发生过废立,桓温擅行废立,震撼了百官。桓温废立后,对朝中的异己力量大加废迁,而简文帝虽然被立为皇帝,却形同傀儡,朝政都是由丞相桓温决定的。咸安二年(372年)秋,即位仅八个月的简文帝因忧愤而死亡,
桓温原以为简文帝临死前会把禅位给自己,或者让自己拍政,但遗诏却让他“辅政”,王子司马曜在一些朝臣的支持下继位,是晋孝武帝。
宁康元年(373年)2月,桓温带兵入朝拜访皇陵。朝中大臣都认为桓温的举动是为了代晋自力更生,颠覆晋朝。然而,桓温只在首都呆了半个月,因病回到了封地阿姨。桓温病重,依然不忘逼朝廷加上九锡之礼,并多次派人催促。谢安等朝臣见桓温病重,以袁宏写的锡文不好为由拖延。同年七月,桓温姑病逝,终年六十二岁,锡文至今尚未完成。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宣武死后,丧礼以安平献王司马孚、霍光为例。元兴二年(403年)十一月,桓玄代晋称帝,建立桓楚,追求桓温为宣武皇帝,庙名太祖。桓温生活简单,军政才华横溢,被称为一代枭雄,但也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虽然他有篡权的心,但他不敢完成最后一步。他不确定自己会赢,想成为一辈子的霸权,害怕背后的骂名。
东晋权臣桓温,他为什么到死都不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