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为什么不趁机攻秦,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有兴趣的朋友来看看。
虽然秦国最终赢得了长平之战,但赢得并不容易。虽然杀害了赵国45万人,但秦军本身并没有好多少,秦国的伤亡也达到了25万人。司马迁说:“秦死者一半以上,国内空无一人。”也就是说,虽然秦国是赢家,但秦国的消费也非常严重,不仅部队损失了一半以上,而且几乎所有的国家力量都是空的。
[img]598406[/img]
当时秦昭王为了打赢赵国,亲自去河内征兵,征兵年龄降到了15岁。可见秦国为了打赢长平之战消耗了多少!而地广人多的楚国,为何不趁秦国攻打赵国时攻打秦国呢?按理说,此时秦国已派出全部主力对付赵国,国内根本没有军事力量,如果楚国此时出击,难道不是最好的时机吗?那楚国为什么不对秦国动手呢?
[img]598407[/img]
长平战争期间,秦国占地约80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400万,那么楚国一直被广泛称为楚国呢?楚国当时占地约150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那么,楚国的实力足以对抗秦国,即使当时的秦国在各个方面都比列国强,长平战争的消耗也不再那么强大。而且楚国似乎完全有可能趁秦国举全国之力打赵国的时候,在背后狠狠地打秦国。楚国为什么不抓住这么好的机会?难道连这种绝佳的战斗机都没看到吗?
[img]598408[/img]
当然不是。事实上,并不是说楚国不想抓住机会攻打秦国,以扩大其领土,扩大其实力。相反,虽然当时楚国人口众多,但他确实没有能力出兵攻打秦国。你为什么这么说?
[img]598409[/img]
在长平战争的这一年,楚国的政权正面临着剧烈的动荡。楚倾襄王病重,但熊王子在秦国做人质。后来熊王子偷偷回到楚国继承王位,但熊王子在秦国做了十年人质,所以楚国其实没有根基。也就是说,虽然他坐在王位上,但军政权力并不在他的掌握之中。换句话说,熊完在楚国本身的处境就很不好,那当然是没有能力出兵,趁机攻打秦国。而且不仅不能攻打秦国,还要向秦国示好,以确保得到秦国的支持,稳定自己的政权。否则,如果秦国站在熊完敌对的一边,那么他的处境就会更加危险。
并不是说楚国没有看到攻击秦国的机会,而是当时楚国的局势根本不可能让楚国出兵。然而,无论如何,秦国都致力于长平战争,所以他没有心思干预楚国的内政。然后熊就有足够的时间处理楚国的政治问题了。
秦国在长平战役中的国力空虚 楚国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