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蜀中四大才女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天府之国,人杰地灵。四川历史名人,千古浪漫人物,遍布各个领域。蜀中女性地位高,读书机会多,才女丰富,其中蜀中四大才女——汉代卓文君、五代雄蕊夫人、唐代薛涛、明代黄娥。蜀中四大才女,爱情如诗,才华如花,各有特色。
[img]598299[/img]
薛涛,文字洪度,京兆长安人,唐代女诗人,成都妓女(歌舞女艺人),父亲薛云曾在京城长安当官,学识渊博,把唯一的女儿当成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但由于薛云为人正直,敢于说话,结果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到四川,几年后又死在这里。16岁时,生活陷入困境的薛涛不得不凭借“容姿既丽”、“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加入乐籍。在娱乐场所,她与当时的许多著名诗人有过联系,甚至与魏高和元祯有过关系。薛涛从相遇、相识、相爱到分离,都为爱情遭受了痛苦和痛苦。这种经历也让她彻底看到了世界上的虚伪。恋爱期间,薛涛自己做了桃红色的小纸条写诗,后人模仿,称之为“薛涛纸条”。20岁时,看透了各种生活的薛涛脱下了音乐,成为了一个自由的身体,生活在成都西郊浣花溪畔。她的生活也从炽热变成了冷漠。薛涛逐渐厌倦了世界的繁荣和喧嚣,终身未婚,终于64岁了。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有90多首诗,收于《锦江集》。
卓文君,四川省成都人,汉代才女,蜀郡临琼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美丽,精通音律,擅长弹钢琴,有文名。卓家家世巨富,拥有千顷良田;华堂绮院,高车司马;至于金银珠宝,古董珍玩,更是数不胜数,仅家奴就有800人。十六岁时结婚的卓文君,几年后丈夫去世,回娘家住。在一次宴会上,卓文君遇到了才华横溢的司马相如(当时穷困潦倒),仪表端庄,安静典雅的司马相如让卓文君一见钟情。后来,卓文君不顾父亲的反对,私奔嫁给了司马相如。卓文君卖掉首饰和衣服后,买了一家酒吧,站在前面卖酒。听到女儿的事后,卓王孙不得不分给文君家奴100人,100万元,以及她结婚时的衣服、床上用品和各种财产。文君就像回到成都一样,买了一套田地房子,成了一个富裕的家庭。后来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并以《上林赋》命名为郎(帝王侍从官)。成为天子近臣的司马相如很快就计划纳茂陵女子为妾,因此对卓文君漠不关心,想要将
她抛弃了。于是卓文君写诗《白头吟》、《怨郎诗》、《告别书》是给相如的。司马相如看完后非常羞愧。从那时起,他就不再提他的妻子和妾了。从那时起,他们一起变老,住在林泉。卓文君的诗《白头吟》中写道:“我愿意一心一意,白头永不分离”
堪称千古佳句。
[img]598300[/img]
明代女作家黄娥,字秀眉,大才子杨慎之妻,世称黄安人,黄夫人。父亲黄克官至尚书,从小就博通经史,能诗文,擅书。再加上她的才华和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她就成了北京城著名的才女。正德14年(1519年)嫁给了杨慎,但不久之后,杨慎因为惹怒皇帝而被降职到云南30年。丈夫被贬的时候,黄峨才26岁。她本可以有其他的人生选择,但黄峨毅然带着家人,一路护送丈夫杨慎的囚车去云南,然后长期留在丈夫家管理家务,为公婆服务。在天各一方离别期间,黄峨以《寄外》诗闻名。又工于散曲,其风格缠绵悲伤,有“曲中李易安”之称。黄娥和杨慎的结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他们的诗歌成就非常出色,在明代自成一家。500年来,她的血与泪吟唱的《寄外》诗一直传唱至今。
雁飞从未到过衡阳,锦字为什么要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说归归归忧岁暮;雨其怨朝阳。
相闻空有刀环约,金鸡下夜郎何日?
[img]598301[/img]
花蕊夫人,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个女人被称为花蕊夫人,她们不但容貌美丽,而且诗善赋,多才多艺。他们的身份和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惑。花蕊夫人形容女人很漂亮,“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形其容。其中一位是蜀主孟昌的妃子,青城人,美如花蕊,故称“花蕊夫人”。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可靠者90多首,属于后蜀孟昌妃。她和孟昌相处得很好,自从大宋攻灭后蜀,投降后孟昌在开封暴病身亡,被宋太祖赵匡胤收入宫中为妃。曾经写过一首诗:‘君王城竖旗,妾在深宫那知道?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没有一个是男人!“她的死因一直备受争议,一是被毒死,二是被赵光义用弓箭射死。死后,蜀中百姓尊她为芙蓉花神。
蜀中四大才女是谁?他们最后的结局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