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很牛逼,最终帮助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而刘伯温帮助朱元璋统一了明朝。据史料记载,朱元璋一直把刘伯温比作张亮。
“诸葛亮三分天下,统一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逐渐开始清算有功之臣。以战略著称的刘伯温,眼中清晰。一轮又一轮的屠杀让刘伯温心灰意冷,皇帝的猜疑让他更加害怕。最后,他决定告老归乡。
回到家乡青田县后,朱元璋仍然派人监视刘伯温的行为。刘伯温显然猜到了朱元璋的想法,没有接待任何人。他只是读书下棋,从不谈政治事务,但他仍然被胡维庸陷害和牵连。
[img]591284[/img]
1375年5月16日,刘伯温在青田县去世。当刘伯温的儿子刘琏和刘仲景举行葬礼时,他们看到门外传来马蹄声。不久,当代总理胡卫勇率领许多持刀保镖冲了进来,威胁要代替皇帝吊葬。香味没有燃尽,所以他匆匆把刘的兄弟拉到一边,哄骗地问:“皇帝想知道你父亲把士兵藏在哪里?”
朱元璋所说的兵书,是指刘伯温对自己多年用兵策略的总结。原来,作为谋臣,刘伯温也希望自己的诡计能够传承下去。因此,他总结提炼了一本兵书——《百战奇谋》,它是基于自己一生的用兵策略,融入了非凡的思想。
[img]591285[/img]
《郁离子》:刘伯温送给皇帝的礼物
面对胡的质疑,刘琏告诉胡,刘伯温烧了兵书,但刘伯温给皇帝留下了一封《郁离子》和一封信。
刘伯温的两个儿子一直被称为真诚的绅士。知道他们的胡伟勇认为刘的兄弟不会欺骗朝廷,所以他带着郁离子和刘伯温的信离开了青田县。
到达首都后,胡不敢耽误,就把《郁离子》交给了朱元璋。当朱元璋看到这是刘伯温的阅读笔记时,他把这本书扔到了一边。然而,了解刘伯温的朱元璋认为,刘伯温必须把军书砍得比生命更珍贵。他怎么能愿意烧掉它呢。
[img]591286[/img]
朱元璋到死都在找兵书。
几天后,胡伟勇再次带人来到刘家,说他奉皇帝的诏书,拿走了刘伯温生前留下的所有信件和书籍。这些书和信件中有很多秘密,需要带回皇宫保存。但他们仍然没有找到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
几天后,胡伟勇再次来到青田县刘家,说刘伯温为朝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表彰他,皇帝决定在刘家的老房子的基础上建造一座“真诚的大厦”,让刘连的兄弟搬到刘伯温墓旁的临时小屋里保持孝道。
面对皇帝的流氓,刘琏兄弟不得不磕头感谢。就这样,刘家的老房子被拆了。有史书说,拆房子的时候,连板缝、梁孔、墙洞都做了详细的检查,但还是没有发现朱元璋日夜思考的《百战奇谋》。
[img]591287[/img]
朱元璋一无所获,开始怀疑刘伯温已经把兵书传给了蓝玉、徐达、周德兴、冯胜等将军,并立即下令让朝鲜士兵上交,直到他死亡。他甚至在临终前握着朱云文的手说:“记住,我们必须找到军师的兵书。”
《郁离子》中的玄机便宜闯王
崇祯十七年,闯王李自成的志愿者进入北京。在搜查宫殿时,他们发现了刘伯温手写的《郁离子》。也许它已经老了,也许它已经被几代皇帝读过了。翻页时,一些页面的折叠处自然断裂。他们发现里面也写着单词。他们不知不觉地好奇地读了几行。看完后,他们感到惊讶!
然后撕开几页仔细阅读。啊! 原来这是刘伯温写的兵书《百战奇谋》!
得到这本书后,李自成认真研究了里面记载的战术《料敌》、《布阵》、除此之外,《用计》还包含了道术、易卜星等内容,闯王在与明朝的战争中引用了《百战奇谋》中的战术,使明军一败再败。
不久之后,李自成遭到清军和吴三桂的攻击,全军大败。最后,李自成在九宫山遇难的《百战奇谋》从此流落民间,不知所措。
[img]591288[/img]
禅在禅中
朱元璋和刘伯温可以说是极其聪明的人,也可以说是相识甚深。朱元璋知道刘伯温一定留下了《百战奇谋》,刘伯温也知道朱元璋一定会找这本书。一个是为了生存,另一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基础,但显然刘伯温更好,充分利用朱元璋的性格特征,用最危险的地方保存兵书,最后传给命中注定的人李自成,但李自成从未成为一个大武器。
想象一下,如果刘伯温真的把这本书藏在家里的某个角落,一旦朱元璋发现,刘伯温的后代就不可能活下去了。但如果朱元璋和他的后代足够勤奋,翻刘伯温的书表面上不太有用,很难说它已经发现了秘密。
刘伯温死前留下了一本兵书 朱元璋找了一辈子,最后便宜了李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