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十六州,这个地区估计听说过很多人,北宋王朝被坑了160多年,所谓的幽云十六州地区,是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是游牧力量和中原力量的交界处,地形居高临下,易于攻击,是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战略要地。
[img]587827[/img]
长期以来,这里一直由中原王朝掌握。历代都派重兵驻扎在这里,直到后晋皇帝石敬堂愿意成为辽朝的儿童皇帝。为了换取辽国的支持,他把这个地方给了契丹人,这让后来的中原王朝陷入了困境。游牧力量不仅轻易跨越这条防线,而且吸收了农业文明,增强了国力。后周,柴荣皇帝在北伐中死亡,宋朝不争气...直到400多年后的明朝徐达北伐,燕云才再次到达汉族政权手中。
你可能知道以上,但你可能不知道幽云十六州的具体情况。事实上,所谓的幽云十六州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十六州”。此外,宋朝并没有完全失去幽云十六州,但它仍然占据了一部分。
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谈谈这个“幽云十六州”。
一开始所谓的幽云十六州,是指唐代包括燕蓟节使所辖的燕、蓟等十一州,以及河东节使所辖的云、蔚等五州。石敬割让时,就是让这十六个州,这十六个州是:燕州(幽州)、蓟州、顺州、檀州、儒州、颍州、莫州、涿州、新州、桂州、武州等11个州,以及云州、蔚州、环州、应州、朔州五州,是河东节度使的北部地区。
由于太行山北支和内长城的分割,其幽、蓟、颍、莫、涿、檀、顺州位于东南部分,多为平原,称为“山前七州”,尤为关键;而新、桂、儒、武、蔚、云、应、环、朔州则位于西北部,多为山地,称为“山后九州”。
除此之外,辽国还占据了汉地易州(今河北易县)的传统,与九年(946)会同
年)后晋守将孙方简将易州献给辽朝,实际上辽朝占17个州。
公元959年,柴荣北伐后周,是打下一些地方的,
瓦桥关、益津关、淤口关以南的英、莫两州、易州为其收复。但是当我第一次想趁胜攻打幽州(今北京)的时候,我因病重班了。@ 中原王朝收复了一些地方。
[img]587828[/img]
之后,宋朝和辽朝也反复拔河,宋军总体处于下风,辽圣宗统和四年(986
年),宋朝雍熙北伐失败,三年后辽军夺回易州。之后辽宋对峙,双方划白沟(杨家将故事中经常出现的地方)为界。
公元1005年,禅源联盟签署,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正式确定。事实上,边境是根据占领区划分的。联盟说:“两朝的所有城市都可以保存,淘浩已经完工,一切都像往常一样,也就是说,城隍不能开拔河。”
@ 在幽云十六州中,中原王朝夺回了两个,辽朝占据了剩下的十四个,但也占据了易州。
那么为什么它总是被称为“幽云十六州”呢?这是行政区划的变化,只是不是说,还有一个易州吗?这是15个,然后辽兴宗重熙时期,冀州遵化县升级为景州,另一个州,辽朝占据宋朝行政区划,是16个,根据习惯,“幽云十六州”一直被称为。
此外,直到辽朝末年,幽云地区一直保持着16个州的数量。根据宋朝人的习惯,他们也一直被称为“幽云十六州”。当然,在早期阶段,也有“幽云十四州”的名称,即已恢复的英国和莫两州被移除,不包括易州。
据说,包括易州在内,宋辽之间所谓的“幽云十六州”纠纷实际上涉及17个州,而宋朝有2个州,辽朝有15个州
其实历史上有17个真正的[幽云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