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以商为国号的事情,
历史上的朝代用某个词作为国名后,后人会用这个词作为国名。或者是朝代名,或者是藩王的封国名。其中,“汉”、“唐”、“周”等名字被后人重复使用最多。有些朝代经常被后人否认,比如秦晋,但后人还是用“秦”、“晋”作为封国名。
但奇怪的是,当商朝使用“商”作为王朝的名字时,后人再也没有使用“商”作为王朝的名字,即使作为封王的名字,似乎也没有。那么,为什么后代不再使用它呢?他们害怕这个词是什么?
[img]584165[/img]
(周文王画像)
“商”是儒家体系中被否定最多的朝代。
在儒家体系中,周朝的开国君王周文王和周武王都是“圣人”。他们从古代传递世界上的“道”或“德”,传递给孔子,然后传递这种“道”或“德”。
周朝是商朝灭亡后建立的朝代。儒家思想一直强调周朝的正统性和周礼的重要性。周代替商,是“有道”而不是“无道”,是“有德”而不是“无德”。因此,儒家体系中的商朝被否定得更多。且不说商朝的亡国君王辛,就是开国君王成汤、伊尹等,也不是完全肯定的。比如后人说,那些在朝廷专权的大臣,一般都是用“伊霍”(伊尹和霍光)来代替。
自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已成为后世唯一的官方正统理论,儒家思想已成为后世唯一的正统理念。因此,儒家思想起源于否定商朝的概念也深深扎根于后代的心中。当然,没有人愿意使用“商业”作为王朝的名字或国家的名字。
[img]584166[/img]
(刘邦画像)
二、周朝所有诸侯国都没有使用“商”作为国名。
事实上,后世的许多朝代名称或封国名都使用周朝的封国名。在传播过程中,这些封国名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有些甚至成为了地名或城市名称。后世的分封通常是根据地名或城市名称进行的。@ 后人会反复使用周朝的诸侯国名。
虽然有些不是周朝诸侯的国名,比如刘邦建立的“汉”,但由于朝代太强大,构成了后汉民族的基础。因此,这样的名字在后代也被重复使用。
在周朝的诸侯国中,没有“商”这个国名,这是周朝建立者故意压制这个词的。众所周知,为了体现自己的正统性,周朝的建立者极力否定商朝。然而,从分封的角度来看,他们不可能不封商朝王室的后代。因此,他们将商朝王室的后人改名为“宋”。也就是说,其实“宋”就是以前的“商”,但也只属于“商”中“有道”的一部分。后人用“宋”作为封国名的人更多,而且还是一个朝代名,但用“商”的人却没有。
“商”这个词成了贸易的代名词。
“商业”这个词,为什么会成为贸易或贸易行业的代名词,现在还不清楚。一些学者认为,这是在夏朝,西方的商人经常和夏人做生意,用他们的一些珍宝换取夏人的食物。当时,夏人位于中原,对商人的行为非常不满,当时有蔑视的意义。
后来,随着中国土地面积的不断扩大,历代统治者都意识到农业在全国的重要性。虽然土地面积增加了,但并不意味着可耕种面积成正比增加。此外,古代生产力低下,粮食问题一直是制约整个王朝发展的根本问题。要解决粮食问题,必须采取“重农抑商”的方法,严厉打击从事贸易的人。而从事贸易行业的商人,也被放在各行各业的最后一位,地位变得很低。
既然“商”已经成为商人的代名词,商人的地位就很低。因此,后世没有人愿意使用“商”作为朝代名称或封国名称。
[img]584167[/img]
(古代商人商业图)
四、“商”在文化意义上不是一个吉祥的词。
“商”这个词的初衷是什么意思?现在有很多解释,没有一个解释是最完整的,没有漏洞。
然而,尽管“商”的初衷并不十分明确,但其引申意义却十分明确。
“商”这个词不仅意味着贸易,还意味着惩罚。当然,这不是一个很好很吉祥的意思。
此外,“商业”也代表商业明星。商业明星在空间上代表西方,在时间上代表秋天,是一种杀死和枯萎的意义。当然,天空中所有星星的名字和意义都是由人类命令的。而商业明星有“悲伤”这样的谐音,只是代表了一些意义。
包括音乐中的“商”声,也是一种表达悲伤的音乐。
@ 这个“商”字,在文化意义上,并不是一种吉祥、蓬勃、向上的意义。所以后世的朝代或封国,当然不愿意自触霉头,用“商”这个词。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等。)
为什么上朝后的后世政权不以商为国名? 为什么古人害怕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