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科举制度除了选拔人才还有什么用吗?不知道也没关系。告诉你。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
[img]582540[/img]
科举制度为国家提供了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
此外,对个人来说,它提供了一夜之间“摆脱贫困”、在金粉世界快速“飞黄腾达”的方式。另一个目的是为后世考试选拔人才提供大量的依据和参考数据。
在今天的全国统一高考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科举制度的形象。这个残石拓本的内容是《论语·政治》。它是在宋代发展起来的。乾隆42年(公元1777年)由黄毅购买。拓本后,写有翁方纲、黄毅、阮元、王昌(ching),星衍、钱大昕等人的十六段跋语,包括翁方纲、沈树勇、黄易、阮元等藏印五十方。
[img]582541[/img]
《论语·政治》一开始说的是“政治和道德”。政治和道德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的传说时代。(焚公蕴铭文。赣,读bin。看看《什么》一章中“奉公盈”的相关照片和注释。)西周中期,公盈铭文98字,“德语出现了6次。
铭文说,君主和管理应该把道德放在人民身上,关心世界上的人民;人们应该“清正廉洁”,孝顺父母,友好兄弟,珍惜婚姻。只有这样,才能没有灾难,才能“人民善良(这里指政府)道德”。
孔子说,政以德就像北极星。
依靠道德治理的原则,引导政治权力的高标准。在天空中,“中央永远闪耀着光门,星星围绕着它旋转。”《论语·政治》可以被视为焚烧墨铭文的完美脚注。扩展书中显示的另一句话(石起的第四行)在中国也很有名,说:回顾过去,了解新事物,你可以成为一名教师。
什么是科举?科举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