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信陵君和五国联军击败秦国后 为什么他不趁机消灭秦国?

商鞅变法后,战国时期秦国走强。崛起后,秦国不断侵占山东六国的疆域,取得了伊阙之战、炎英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等多场战役胜利。当然,秦国的一步一步的压力也引起了山东六国的紧张局势,从而促使山东六国组成联军遏制秦国。就第四次合纵攻秦战而言,也叫河外之战。这场战斗是魏安厘王30年(公元前247年)在合纵攻秦时期,魏信陵君无忌率领魏、赵、韩、楚、燕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的战斗。

[img]582033[/img]

在这场战斗中,魏、赵、韩、楚、燕组成联军,魏信陵君魏无忌指挥攻秦,在河外(今河南西部黄河以南)击败秦军,追到函谷关撤军。第四次合纵攻秦战获胜。然而,不幸的是,胜利后,由信陵君魏无忌领导的五国联军分散了,即他们没有继续攻击秦国,甚至没有借此机会摧毁秦国。所以,问题来了,信陵君率领五国大军击败秦军后,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消灭秦国呢?换句话说,这不是浪费机会吗?

@ 邯郸战争结束后,赵国转危为安。新陵君魏无忌救赵有功,但他窃取了魏王虎符,杀害了将军晋鄙。他担心魏安会降罪,不敢回魏国。他命令副将军带领军队回魏国,并带领客人留在赵国。
秦庄襄王得知这一消息后,听说信陵君留赵,认为这是攻魏的好机会,使蒙叛率军东向攻魏。魏兵屡败,无法抗拒秦军的进攻。因此,魏安厘王派使者到赵国,请魏无忌回国拒秦。信陵君回国后,魏王免于盗符杀将,授予将军印章。

[img]582034[/img]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向各国致书,请求派兵援魏。赵、韩、燕、楚等国的国君一直尊敬信陵君,纷纷派军到魏,听其节制,只有齐国拒绝派兵。同年,新陵君魏无忌率领魏、赵、韩、楚、燕联军西向攻秦,秦军败退。联军追赶河外,包围秦军。在这场战斗中,信陵君魏无忌亲冒矢石,率先冲锋,促使五国联军士气大振,紧随冲锋。秦阵营混乱,蒙叛因腹背受敌,被迫西退。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北)。秦军关门,坚守不出。

在这方面,五国联军和秦军持续了一个多月,联军撤回了。为了表彰信陵君击败秦国,收复关东失地的功劳,魏安厘王将其拜为上相,封邑五城。作者认为,五国联军未能一举消灭秦国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是秦军退守函谷关,选择在山川危险的帮助下坚守,这使得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五国大军几乎无能为力。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函谷关(根据《后汉书·郡国志》所载:“谷城”水出,有函谷关。谷城隶属于河南尹辖治,遗址位于今日洛阳市西北磁涧镇柴湾村附近,东汉时期函谷关位于今日新安东3.5公里处。),位于“长安古道”附近的黄河岸边,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因关在峡谷里,深险如函而得名。

[img]582035[/img]

战国时期,秦国之无所畏惧,频繁攻击山东六国,无疑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换句话说,秦国不怕在山东六国的战场上败仗。即使被打败,也可以退守函谷关,通过函谷关抵抗山东六国的联军。在第四次纵向攻秦战中,秦军虽然初期受挫,但退守函谷关后,新陵君魏无极也无能为力。

在某种程度上,秦国的函谷关可以与三国时期蜀汉的剑门关相提并论。在魏灭蜀之战中,钟会率领10多万大军进攻蜀汉,却被姜维挡在剑阁一带。虽然姜维只有几万大军,但剑门关易守难攻,钟会也无计可施。另一方面,在河外之战中,新陵君魏无忌退兵,也是当时的五国联军,没有消灭秦国的实力。当时赵国经历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的重创,精锐之师不多。如果是赵国的巅峰时期,没有其他诸侯国的帮助,你可以与秦国竞争。

[img]582036[/img]

同理,商鞅变法后,魏国和韩国屡遭秦国攻击,不仅损兵折将,还失去了大片领土。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燕国和楚国在第四次合纵攻秦之战中派兵马,但这两个诸侯国离秦国相对较远,威胁相对较小,更倾向于在合纵攻秦之战中不作出贡献。因此,在笔者看来,并非信陵君魏无忌不想消灭秦国,而是当时山东五国没有这种实力。

@ 战国末期,秦国的整体实力已经碾压了山东六国中的任何一个诸侯国。当然,对山东六国来说,如果能团结起来,还是可以和秦国竞争的。但山东六国利益不同,即使形成联军,也很难一举消灭秦国。战国末期,要想真正消灭秦国,就意味着山东六国必须全力以赴,全力以赴。在我看来,魏、韩、赵出兵相对容易。这三个国家离秦国很近,受到秦国的威胁。

[img]582037[/img]

更重要的是,这三个诸侯国一旦击败秦国,也很容易从秦国手中夺取疆域。然而,对于燕国、楚国和齐国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情况明显不同。其中,就齐国而言,与秦国分离的魏、赵、韩三国既没有受到秦国的直接威胁,自然也不愿意参加山东六国的纵向攻秦之战。至于燕国和楚国,虽然他们派出了军队,但他们并没有真正做出贡献。毕竟,秦国当时的主要进攻目标不是燕国和楚国,而是魏国、赵国和韩国。综上所述,在第四次进攻秦国的战斗中,当秦军退出函谷关时,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的联军和秦军只能选择退出。对于这些诸侯国来说,他们既没有实力,也不敢期望一下子摧毁秦国。这自然给了秦国喘息的机会,促使秦国继续实施统一六国的计划。


信陵君和五国联军击败秦国后 为什么他不趁机消灭秦国?信陵君和五国联军击败秦国后 为什么他不趁机消灭秦国?

,,,,,,

  • 解密:为什么信陵君魏无忌一辈子都没有掌权?
  • 相信大家都知道“战国四公子”: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新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这四个人的出现一度改变了战国时期世界的...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

  • 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 秦王妃米八子的生活
  • 导读:宣太后(?-前265年),米姓,或秦宣太后,出身楚国,是秦国侯魏冉的异父姐,后来是秦惠文王妃,生了秦昭襄王。起初,宣...

  • 秦武王嬴荡究竟有多勇猛?秦武王的弱点是什么
  •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以后,秦武王便继承了皇位,年轻时期的秦武王其实还是一个潜力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在...

  • 秦将甘茂简介 秦国名将甘茂在战国中期是怎么死的?
  •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秦国著名将领在下蔡监门的史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