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三杰”包括张亮、萧何、韩信,没有陈平。说起来,陈平在汉朝建国中的作用和一生的成就都不亚于张亮、萧何和韩信。但为什么陈平没有进入“汉初三杰”的行列呢?
配额有限吗?即使配额有限,陈平也不应该被拿下来。此外,虽然中国人非常重视“三”的数字,但他们也非常重视“四”的数字。什么是“四美”、“四大天王”、“四大发明”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设立更多的配额和“汉初四杰”不是很好吗?
[img]581533[/img]
(刘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汉初三杰”是谁命名的。这个头衔是刘邦命名的。那么,在刘邦看来吗?陈平不如张亮、小何、韩信?
刘邦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刘邦说:“陈平智有余,但很难独自一人。”然而,我们不应该被刘邦的话所欺骗。刘邦实际上非常重视和信任陈平。他认为陈平很重要,陈平起着很大的作用。
刘邦几乎随时随地都把陈平放在身边,和陈平商量一切。刘邦成为皇帝后,他和英雄们互相猜疑,以至于没有人相信他。刘邦也不信任曾经和他穿过裤裆裤的卢婉,试图杀死卢婉。但刘邦对陈平很放心。在攻打匈奴的时候,他不敢带那些战斗能力很强的人,而是带着陈平。后来,为了打击吕后,他派人秘密杀死樊迅,夺取樊迅的兵权。陈平是派去完成这项重要而秘密的任务的人。刘邦临死时,要托孤,找人保护自己的刘姓江山。陈平是最后一个。可见陈平的重要性。
[img]581534[/img]
(陈平剧照)
那么,为什么刘邦不给陈平江湖地位呢?
事实上,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事实:在一个单位或企业中,最接近领导关系的人,领导最重视的人,是经常批评的人;领导在各种场合表扬的人是那些疏远甚至谨慎的人。
刘邦把张良、萧何、韩信评为“汉初三杰”,恰好也是这三个人,刘邦不放心,对他们很警惕。
刘邦很尊敬张良,但他和张良并不亲近,他对张良敬而远之。为什么呢?张良的性格与刘邦不投缘,两人不是一路人。张亮太高尚了。虽然他积极帮助刘邦,但他不喜欢刘邦的生活,对刘邦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汉朝建立后,当所有英雄都伸手向刘邦索要封地工资时,张良拒绝了刘邦给他的万户侯的奖励,回到了农村。刘邦除了表扬他之外,还能对这样的张良说些什么?
[img]581535[/img]
(萧何剧照)
萧何在性格上与张亮非常相似,也非常诚实自律。萧何和刘邦并不亲近。沛县起义时,大家一开始都推荐萧何为首领,但萧何把首领的位置给了刘邦。然而,正是因为这种经历,刘邦一直提防萧何。当然,他主要表扬他,这让萧何不敢有非分之想。
韩信对刘邦更加警惕。韩信的战斗能力特别强,他手里拿着重兵。如果刘邦不夸他,稳住他,韩信就不高兴了,举兵造反,刘邦的麻烦就来了。刘邦必须把韩信放在口头表扬的阵营里。
只有陈平和刘邦在性格上是一样的。刘邦贪财好色,陈平偷嫂子受金,也贪财好色。他们可以谈论一切,有着相同的气味。当然,陈平受到了刘邦的高度重视。后来,刘邦成为首相,结局很好。事实上,这也是刘邦早就为他最喜欢的人铺平道路的表现。
看完刘邦对陈平的看法,再想想我们在单位的领导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我们就明白了我们在领导心中的地位。
(参考资料:《史记》等)
为什么汉初三杰中没有陈平? 多设一个名额不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