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鲁国人。后来,他放弃了当官,离开了鲁国。诸侯国知道孔子是一个有才华的人,想得到他。就连楚昭王也要求人们雇佣孔子。孔子也同意去楚国。当陈国和蔡国得知这一消息时,他们派人围攻孔子和他的弟子,以防将来发生麻烦。楚昭王还专门派军队回楚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楚昭王都派军队去接孔子,却最后没用孔子呢?
[img]578588[/img]
楚昭王一开始并没有继承王位,而是另一个王子建造了,他是长子。他们的父亲楚平王最初为王子建娶了秦国的儿媳,但这个女人真的很漂亮,所以她自己结婚了,为王子建找到了一个新的,嫁给这个女人后出生的儿子珍是楚昭王。楚平王死后,他将决定下一个继承人。将军子常建议:“太子珍太小了,他的母妃原本是前太子建造的未婚妻。她应该命令尹子西为下一个国王(尹子西是楚平王的普通兄弟)。”子西不接受:“随便改君主是一场灾难,甚至是一场杀戮”,最后,王子珍是国王,后来是楚昭王。
[img]578589[/img]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西的地位很高。楚昭王成为国王也要归功于子西。因此,子西在楚昭王心中的权重也很高,这也为孔子后来的工作铺平了道路。楚昭王在病危时期把王位给了三兄弟,三兄弟同意了。然而,楚昭王去世后,子西和三兄弟接回了楚昭王的儿子,立他为国君。子西相当于支持了两代国君。
为什么楚昭王不重要孔子,其实这也是子西的几句话造成的。
[img]578590[/img]
楚昭王南郑
子西说:“王之使诸侯像子贡一样?王之辅相就像颜回一样王之将率和子路人一样高王之官尹有宰相的感觉“这意味着孔子有这么多优秀的学徒。如果他们封闭孔子,将来会发生重大事件。楚国原本是一个诸侯国,面临其他国家的威胁是危险的。如果孔子封地,孔子将成为诸侯国中的另一个诸侯国,那么这么多优秀的学徒总有一天会成长,没有人能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也许它会成为楚国的另一个强大敌人。此外,孔子学的是周礼,学会尊重周王。如果楚国有一天打败了周朝统一的六国,孔子肯定会站出来反对。
[img]578591[/img]
子西在楚国和楚昭王都有很高的地位。当然,楚昭王应该考虑子西的意见。此外,子西基本上代表了皇室亲戚。楚国的军事和政治权力基本上掌握在楚平王的叔叔或兄弟手中。如果孔子是一个人,那就算了,但孔子的弟子太优秀了,可以取代他们,太危险了,事实上,封建社会的中央集权制度也注定了孔子不会被其他国家重用的悲剧。
楚昭王聘请孔子,派军队迎接 为什么楚昭王最终没有用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