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对,这两个人为什么反对?

在漫长的历史中,王安石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所以你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给你解释一下。

“法无新陈,便民者良,论无己彼,能久者确。“这个古版的“黑猫白猫理论”,正是因为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期间,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古代从商鞅变法到明朝最大的综合变法运动。然而,自王安石熙宁变法以来,北宋三代死亡(神宗后,哲宗、徽宗、钦宗),因此,政治人物经常将北宋的灭亡归因于实施变法的王安石,但司马光赞扬了全面反对新法律的司马光。真的是这样吗?

宋朝积贫积弱,变法历史

后人对宋朝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宋朝是一个人民富裕、安居乐业的朝代,有人认为宋朝是一个虚弱、贫穷、老挨打的朝代。事实上,宋朝存在这两个问题,但并不全面。应该说,宋朝的人民相对富裕,但国家财政贫困。宋朝看起来战斗力弱,但外部战胜率高。虽然它很高,但它们大多是不能失去的小胜利。为什么是这样?

[img]578217[/img]

大概是赵宋皇室加上黄袍,对手握重权的将军自然保持着极度的敏感和不信任。此外,唐代藩镇割据的老例,精心设计了大量的官职和军队,制定了一套复杂低效的制度。@ 提升文臣地位,使其压制武将,二是分权、分离官职,如将宰相权力分为中书省、枢密院、主财三司,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冗员。

在军事上,自“杯酒释兵权”以来,赵宋将精兵带回中央,禁军直接由皇帝指挥。在当地,所有涉及兵权的官员都经常轮换。例如,文官制约军官,使训练松懈,“士兵不知道将军,不知道士兵”,战斗力低下。更糟糕的是,当时周边夏辽等国家崛起,相当强大。为了解决外患问题,宋采取了大量增兵政策,但实际战斗力没有提高,然后战败增兵,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这些问题共同导致宋代虽然富裕,但国家财政严重短缺,给人积弱积贫的印象。

这些问题在宋仁宗时期变得尖锐而突出,引起了一群朝廷知识分子的注意。仁宗本人也发现了这些问题。因此,在王安石变法之前,北宋王朝在宋仁宗时期以范仲淹的名字为首,实施了历史上被称为“庆历新政”的短暂变法。这种变法只持续了一年多,结束了,没有影响国家的方向。只有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才对帝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宁变法及其成果

范仲淹的日历改革主要从官员治理入手,实施改革,改变臃肿冗员的制度,达到缓解财务问题的目的。王安石的改革比范仲淹全面得多。同时,从社会、经济、军事、政治、文化五个方面入手。从未来世界的角度来看,其政策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img]578218[/img]

首先,对于社会和国家财政来说,为了“管理世界财富,奉献世界”,首先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人民不富裕,国家饶”是最理想的状态,然后重新分配社会资源,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经过这次改革,北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百年不遇的繁荣景象,国家财政收入也大幅增加。神宗年间国库储蓄几乎可以用于朝廷20年的财政支出,彻底改变了北宋“积贫”的局面。据《文献通考》记载,元丰年间,天下垦田数比前朝多了20多万顷。“所收财税,如一归地官(指户部)认为资金可支付20年。

其次,在外部方面,为了增强国家军事力量,王安石的“强兵法”不仅改善了不知兵不知将军、削弱战斗力的问题,而且大力发展了宋朝的军备。因此,在北宋西宁六年后,在王安石的支持下,宋熙河路的轻微安抚使王韶率军攻打吐蕃,收复桃闽五州,拓地2000多英里,受抚羌族30万账户的影响。这可以说是北宋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军事胜利。也彻底扭转了西北北宋和西夏边境的被动局面,为西夏地区的进攻建立了有利的战线。史书中对胜利的评价是:“北宋八十年来最大的军事胜利,在十国分裂结束后。史书中对胜利的评价是:“北宋八十年来最大的军事胜利,在十国分裂结束后。”

当然,王安石的变法并不是很完美。由于党争延伸到改革,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对急于求成,一些激进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利益。然而,在整体情况下,绝症患者北宋得到了改善,至少病情好多了。然而,王公的变法最终失败了。

北宋之亡,错在谁?

西宁变法三代后,北宋被金兵摧毁。

有些人把锅扔在王安石身上。这些人大多是所谓的“传统儒家清流”。例如,南宋的朱和明代大学生杨慎认为王安石的变化是“流毒”。当然,这些人受时代和认知的限制,所以他们不会评价他们。

王安石的改革没有持续下去。可以说,北宋注定要灭亡,但时间迟早会到来。有一个人对王安石改革的成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就是司马光,他一生只做了两件事——编纂《资治通鉴》和反对王安石改革的“神童”。

司马光可以说是从头到脚反对熙宁的变法。王安石被贬后,司马光上台,开始全方位“除四害”,史称“元佑更化”。只要是王安石执行的,无论好坏,在他的努力下,免役法、青苗法等善政也被废除。西宁之战取得的领土扩张成果,几乎大部分都被他送回了西夏,让北宋失去了对西夏有利的战线,可谓真正的“卖国贼”。

此外,迫害改革派也被排除在外,反对变革。然而,对善政提出采纳意见的苏东坡却被司马光大肆压制,极端地惩罚了异己。当时,为了打击势力范围广的改革派,司马光大力吸引党羽,不拘人格。只要他反对新法律,他就会大肆支持,宋徽宗时期的奸臣蔡京就是这样被司马光支持的。

显然,司马光对北宋之亡负有责任。至少绝对比王安石更配这个黑锅。


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对,这两个人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反对,这两个人为什么反对?

,,,,,,,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

  • 北宋宰相宋庠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宋庠
  •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宰相,工部尚书宋祁之兄。安州安陆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