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征噶尔丹,
明末清初,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北京,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灭亡。没想到,明代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精锐的清兵打败了李自成的军队。随后,顺治皇帝迁都北京,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此时,在西部地区,蒙古准噶尔部是最强大的。特别是在加尔丹成为准噶尔部首领后,他利用天山以南伊斯兰教的派别斗争征服了塔里木盆地。当他在位时,准噶尔部的势力达到了顶峰。
1688年,噶尔丹率领部队越过阿尔泰山向东进军,想占领漠北广大地区。当时喀尔喀各部抵挡不住准噶尔骑兵,只好跑到漠南,请清朝康熙皇帝保护。
[img]578173[/img]
康熙皇帝派人劝说加尔丹返回阿尔泰山以西,并返回喀尔喀故乡。然而,加尔丹认为自己很强大,根本不注意康熙的命令。他甚至傲慢地对康熙说:“你是南方的皇帝,我是北方的国王。”与此同时,加尔丹率领10万军队前往漠南蒙古乌珠穆沁草原,希望与康熙竞争。
康熙皇帝看到卡尔丹如此猖獗,不仅成为统一西部地区的一个严重问题,而且威胁到了中原的安全,所以他决定征服卡尔丹。康熙皇帝从康熙29年(1690年)到康熙36年(1697年)三次征服卡尔丹。最后,卡尔丹在战败后被叛徒杀害。
虽然卡尔丹死了,但准噶尔汗国仍然存在。康熙皇帝作为中国古代的文学战略和非凡的智慧皇帝,为什么不趁机摧毁准噶尔汗国呢?
[img]578174[/img]
事实上,在处理统一西域的问题上,这也说明了康熙皇帝的卓越之处。康熙统治初期,清朝的军事力量和国力都不是很强,尤其是平息吴三桂的叛乱。三征加尔丹使清朝国库近乎空虚;与此同时,准噶尔部的内部情况仍然非常复杂。此时,兴兵统一西域还没有到最佳时机。
因此,加尔丹败亡后,康熙对准噶尔部采取了“等待严兵,引诱邀请”的政策。他没有立即进入准噶尔,而是将阿尔泰山以西的地区划定为准噶尔部的游牧场。
噶尔丹自杀后,侄子策旺阿拉布坦在伊犁担任准噶尔汗后,派使者到北京邀请安纳贡。为了增强经济实力,策旺阿拉布坦不仅重视传统畜牧业的发展,还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有一段时间,准噶尔牧区千里,牛肥马壮。“控玄近百万人,马驼牛羊遍山都是”,势力大增。
[img]578175[/img]
18世纪初,沙皇和俄罗斯逐渐入侵了中国的西北边境。为此,策旺阿拉布坦坚决斗争沙皇和俄罗斯的入侵。几次战败后,沙皇和俄罗斯的军队北部归还。
1715年,由于清朝的哈密王阻止准噶尔的商队在中原贸易,西旺阿拉布坦派兵报复并掠夺哈密。清政府派兵援助哈密调解纠纷,但西旺阿拉布坦拒绝调解,与清关系破裂。
1717年,策旺阿拉布坦派弟弟大策零敦多布率军入侵西藏,攻占拉萨,杀死拉藏汗。第二年,清军入藏,大策零敦多布战败退出西藏。后世史学家评论说,进攻西藏是策旺阿拉布坦一生中的一个重大错误,但他对准噶尔经济发展和保卫西域边境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img]578176[/img]
后来,西旺阿拉布坦去世,他的儿子卡尔丹零继承了他的汗水。他基本上继承了父亲的政策,发展经济,与沙俄作战,与清朝作战。1729年,卡尔丹零派兵打破清军安排的哈密阿尔泰山防线后,多年来攻击卡尔喀蒙古。1732年,卡尔丹零在漠北被卡尔喀部和清军联军击败,因此崩溃。
清乾隆十年(1745年),加尔丹去世。这位强大的首领一死,准噶尔部就陷入了争夺汗位的内部纠纷。经过一系列“螳螂捕蝉,黄雀落后”的战斗,策旺阿拉布坦的侄孙达瓦奇在惠特部阿睦尔撒纳的支持下赢得了汗位。
后来,两人又发生了冲突。冲突公开后,阿睦尔撒纳不是达瓦奇的对手,于是带领2万人前往清朝。他想用刀杀人,所以他试图告诉清廷达瓦奇有多残忍,以便用清军去除敌人。
[img]578177[/img]
此时,清朝已经达到了全盛时期,是时候看到统一的西部地区了。1755年,乾隆皇帝派出两支军队进入西部地区。乾隆还看到了阿睦尔撒纳的初衷。他采取了“准”攻击“准”的策略,即以归降的准噶尔军队为主力军。清朝只是征服军队的“清军”的旗帜。
然而,“清军”的旗帜显示了它的力量。当清军前进时,准噶尔人不仅依附于风,而且被准噶尔压迫的各族人民也抓住机会摆脱控制,回到清军,协助清军作战。
达瓦奇的统治迅速崩溃,但他拒绝投降,而是撤退到格登山,顽强抵抗。以勇武著称的清军将领阿玉锡,带领24名勇士夜登格登山,袭击准噶尔军,以25人收降7000多名准军,立下奇功。达瓦奇翻越天山逃到乌什,被乌什伯克霍集斯俘虏,护送到北京。达瓦奇表示愿意归顺,乾隆皇帝采取怀柔政策,避免其死罪,并将他封为亲王,留在北京。
[img]578178[/img]
乾隆亲笔记了新疆昭苏县格登山的功碑
在今天伊犁的格登山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乾隆皇帝写的一座记功碑,上面写着满、汉、蒙、藏四个字,记录着平定达瓦奇的经历。清朝通过多年的积蓄,灭亡了准噶尔汗国,最终统一了天山北部。
乾隆皇帝在出兵前指示,为了避免西域势力再次形成分裂局面,准噶尔部平定后仍需设立四名卫拉特汗,并设定了候选人,而阿睦尔撒纳只是四汗之一。阿睦尔撒纳看到自己没有达到预期,非常生气,再次叛乱。
乾隆得知后,于1756年派出两支大军西征。阿睦尔撒纳无法抗拒,逃往沙俄。后来,他死于沙俄的痤疮,沙俄把他的遗骸还给了清朝。
到目前为止,“无边草色入天青”,西域又回到了清朝的版图,康熙皇帝未完成的事业,由他的孙子乾隆皇帝完成。
参考文献:《新疆两千年》
康熙三次亲征噶尔丹 康熙为什么不趁机灭亡准噶尔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