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人才众多、百家争鸣的时代。在此期间,大国吞下小国,小国吞下虾米已成为常态。
然而,在这种正常状态下,它仍然透露出一点不寻常,那就是大多数强国都是他姓的国家,而周天子姓的姬姓国却很少强大。
例如,在战国七雄中,只有燕国是西周时期的姬姓国,没有其他国家(虽然韩国和魏国也是姬姓,但它们不是西周的分封国,而是春秋末期篡夺王位的国家)。
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img]579148[/img]
第一,诸侯国的封地大多在中原,发展潜力有限
西周刚成立时,各路诸侯的势力依然巨大,周王室一家无法吞并他们。因此,为了稳定现状,周王室实行了分封制,对灭商诸侯进行了分封。
然而,尽管如此,周王室仍然是当时最强大的力量。虽然周王室不能吞并他们所有人,但他们不得不实施分封制,但为自己获得一些好处是可以的。
所谓这个好处,就是周天子把所有的血都封在了当时繁华的地区,而那些外姓则封在了边疆荒野的地区。
[img]579149[/img]
这与项羽分封时的情景相似。项羽看到刘邦不高兴,就把他分封在当时的巴蜀,用来关押秦朝的囚犯。
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作为这些力量中最强大的,周天子为自己的人民谋取一点私利并不过分。但不管周天子有多聪明,他都不是神仙。几百年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边境地区的诸侯可以向外扩张土地,慢慢壮大自己的实力。
楚国是典型的。
[img]579150[/img]
楚国是西周的老诸侯国,但他不受宠爱,也不是姬姓,一开始分封的地方是当时的南方。
当时的南方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的南方是一个不开化的地方。一般来说,它是一个荒地。因此,当时的楚国也被戏称为“南蛮”,与秦国的“西戎”并列。
然而,到了春战国时期,楚国又怎么样了?楚国地盘最广,实力最强,没人敢小觑。这就是楚国地理位置的好处。
事实也证明了位于边疆的地理位置有多方便。
[img]579151[/img]
秦、楚、齐、赵四大战国都是边疆国,而原本最强大的魏国位于中原,逐渐衰弱,无法崛起。
这就是为什么西周时期分封的诸侯国大多消失在长河中的原因。他们的封地太中心了。
二、晋国被赵、韩、魏瓜分
那么,姬姓强国真的消失了吗?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晋国。
[img]579152[/img]
春秋时期的主题是“争霸”,所以有所谓的“春秋五霸”。至于“春秋五霸”,一直有很多版本,但无论哪个版本,肯定会有两个人,一个是齐桓公,一个是晋文公,甚至在某个版本中指出,除了齐桓公,其余四个都是晋国国君。
这种说法可能有偏见,但也足以证明晋国的实力,晋国是姬姓之国。
[img]579153[/img]
不幸的是,春秋末期,晋国发生了三起分晋事件,巨大的晋国灭亡,取而代之的是战国七雄。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三个分晋,战国时期只有五个最强大的国家,即晋、齐、楚、秦、燕。在这五个国家中,有两个是西周时期的姬姓国家,这并不少见。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的外姓诸侯普遍强大? 原因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