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供大家参考。
说起石达开,大家一定都很熟悉他。他是太平天国时期最具传奇英雄色彩的人物之一。他16岁进军,19岁开始带领千军万马征战疆场,弱冠年被称为“翼王”。石达开虽然年轻,但他的能力得到了世界的肯定!
例如,太平天国的“忠王”李秀成在谈到各王的才华时说:“云中,而独服石王,言其策略深刻”。
就连当时的敌人指挥官曾国藩也表示:“查贼渠以石头为最凶,其煽动人民,张大声势,以石头为最凶”。此外,当时的四川总督骆秉章也认为,“伪翼王石达在粤逆起事首恶中是最狡猾、最善于战斗的。(用兵)不怕危险,善于利用差距。”
至于太平军的其他官兵和地方士绅,他们钦佩石达开。
[img]576745[/img]
然而,对石达开来说,拥有如此大的声誉似乎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天京事变”之后,石达开虽然进入了天京城,但在领导洪秀全眼里,他和自己有着同样的地位和威望,并且有了取代他的力量。他担心石达会议会成为第二个杨秀清,所以他对他充满了怀疑!
为此,洪秀全开始用各种手段压制石达开。比如洪秀全虽然任命石达开为“通军主将”,总理政务,但没有授予其实权,只能留在天京,不允许出城。
@ 洪秀全还任命大哥洪仁发为安王,二哥洪仁达为福王,以此牵制石达开。
石达开对此非常不满。他不愿意妥协,也害怕被暗算。因此,1857年6月,他带领10万精锐士兵离开,发誓永不回到北京。
[img]576746[/img]
以上是石达开“负气出走”的大致过程。但我们也知道,石达开在负气出走后,结果并不好。虽然他在随后的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总的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被“殴打”,最终全军覆没在四川大渡河上。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石达开选择“消极逃跑”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吗?那时候,他除了这条路没有别的路可走吗?
当然不是。事实上,当时至少有四条路可以选择石达开!
[img]576747[/img]
一是投靠清朝;清廷一直想以高官厚禄诱降石达开,但在他看来,这损害了他一生的英名,所以别无选择;
二是妥协;虽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赢得洪秀全的信任,但这与石达开正直的性格不符,因此不可能。
第三,发动政变,夺取大权;事实上,石达开的亲信张遂谋已经向石达开提到了这一点。张遂谋对石达开说:“把天王浪费在深宫,把诸洪杀在列朝,然后向上帝请教……南方称制”。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政变,架空洪秀全,让像曹操一样,有一个“威胁天子(王)命令诸侯”。然而,石达开并没有这样做,他还说:“给唯忠天王,守其臣节”;
第四条路比较直接,就是重演“天京事变”,火和洪秀全。
[img]576748[/img]
实事求是地说,要做到这几点并不难,但石达开却不会这样做,为什么呢?
这不符合他们自己的性格,其次,他们以前建立的“忠诚、孝顺、仁义”的形象必然会大大降低,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和杨秀清、魏昌辉等一代有什么区别呢?
@ 石达开只选择第五条路,即离开天京,独自发展!
综上所述,石大开选择离开天京的原因! 最后,在文末,我们留下了一个问题:石达开离开天京,真的是“负气出走”吗?
参考文献:《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等;
天京事件发生后,石达开负气离开了吗? 为什么石达开选择最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