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夏侯敦,大家都会想到什么?下面介绍一下这个人的历史事迹。
三国时期,曹操家族有一个铁杆粉丝家族,那就是夏侯家族。夏侯家族对曹操家族非常忠诚。曹操起兵时,夏侯元和夏侯敦是两位将军。他们都是著名的将军,为曹操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夏侯元和夏侯敦的祖先是夏侯英,夏侯英是汉朝的开国英雄,他也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忠于刘邦和汉朝。
[img]575371[/img]
相信很多朋友都很熟悉夏侯敦这个名字。夏侯敦从小就被称为孔武。14岁时,有人侮辱了夏侯敦的老师。夏侯敦一句话也没说就杀了那个人。因为东汉末年兵荒马乱,夏侯敦是上流社会家族,没人敢追究。
曹操起兵时,夏侯敦跟随曹操参加了平定黄巾起义的战争,从一个小将军开始,慢慢成长为曹军阵营的将军。
与董卓作战时,夏侯敦被曹操任命为折冲队长,领导东郡太守。董卓倒台后,进入军阀混战时期。曹操与陶谦作战,夏侯敦留在濮阳,为曹操留在后面。可见曹操非常信任夏侯敦,夏侯敦确实没有辜负曹操的信任。
就在曹操面前,张淼和陈宫叛变,邀请吕布。当时曹操的家人都在胡城。夏侯敦作为留守后方的人员,立即带领军队轻装救援。他们碰巧遇到了吕布的军队。两军见面时特别嫉妒。经过一段时间的战斗,吕布回来了,但他趁机攻打了夏侯敦留下的濮阳,并获得了夏侯敦的军事物资。
夏侯敦于是把营寨驻扎在濮阳附近。吕布派人诈降,然后劫持人质抓住夏侯敦。夏侯敦不顾人质和生命的进攻,不顾士兵的进攻,立即投降。曹操知道这件事后,非常赞同夏侯敦的行为,并将劫持者不必担心人质定为法律法规,因此今后没有劫持人质事件。
曹操从徐州带兵回来后,夏侯敦与曹操发起了反击。出乎意料的是,他被一支箭射进了眼睛。虽然他的生命得以挽救,但他只有一只眼睛。从那时起,他被称为“盲夏侯”。夏侯敦不太喜欢这个头衔。夏侯敦仍然关心自己的外表。他经常照镜子看他盲目的眼睛。最后,他生气地摔倒在镜子里,但他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个现实。
[img]575372[/img]
虽然夏侯敦在吕布面前失败了,但他并不害怕吕布。如果夏侯敦一对一,他可能无法与吕布作战,但夏侯敦在军事战斗中并不逊色于吕布。夏侯敦曾单独面对刘备和关羽。
夏侯敦单独面对关羽两次,第一次是在浪漫中描述,关羽通过五关切断六名将军,遇见夏侯敦,两人也交手,张辽要求释放,历史上两人没有描述,只是记录曹操部门追关羽,只是被曹操阻止。
第二次面对关羽是关羽淹没第七军的时候。关羽趁机乘船进攻,抓获禁令,斩获庞德。夏侯敦带领扬州军队前往襄樊。虽然他们没有战斗,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关羽的进一步进攻。
夏侯敦单独面对刘备时被打败了。建安七年(202年),刘派刘备向北进攻,到达叶县。夏侯敦被命令抵抗。双方在博望坡对峙,刘备火了,退却了。夏侯敦没有听李典的建议,而是禁止追击刘备,留下了李典。@ 刘备伏兵打败了夏侯敦。幸运的是,李典来救他,刘备撤退了。
当然,面对刘备的失败,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但可以解释的是,夏侯敦非常勇敢,有点像平头兄弟。不管对面是谁,夏侯敦都会失明,被刘备打败。对夏侯敦来说,不管对面是谁,他都无所畏惧。
夏侯敦作为夏侯英的后代,不忠于汉朝,但忠于曹操,曹操封魏王,夏侯敦或汉朝官员,他希望曹操封魏官,表明他忠于魏,曹操认为这很好,他相信夏侯敦,但夏侯敦强烈要求,曹操没有办法,只能同意他的请求封魏将军。
从夏侯敦的要求可以看出,至少有一点夏侯敦继承了夏侯婴,也就是说,如果你找到一个人,你会一路走到黑暗,这可能是夏侯婴能够从西汉延伸到西晋的主要原因。
夏侯敦:祖先是夏侯婴,成为曹军阵营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