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西晋八王之乱,
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那么,八王是哪八王呢?
今天给大家讲讲八王之乱的具体内容。
“八王”
八王之乱八王,是指西晋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伟、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尴尬、长沙王司马义、成都王司马英、河间王死马青、东海王司马越等八人。他们先后掌握或觊觎国家权力,被杀或死亡,最终导致西晋王朝灭亡,中国也进入了近300年来最黑暗的南北朝时期。
[img]575544[/img]
八王势力分布图
这一切的原因是西晋建立者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接受了曹魏政权的禅宗,建立了晋朝。他觉得曹魏政权抑制了宗室,被自己取代了。晋朝成立之初,大封宗室的子女为王,允许王国建立自己的军队,取消州县的永久武装。他还用诸王统帅中央兵马守荆、扬、关中等关键地区,逐渐取代了异姓方镇,认为这样可以保护晋朝江山永固。但他没想到的是,继位的晋惠帝司马忠是个白痴,缺乏统治国家的能力,政权落入了权臣、惠帝的祖父杨军之手。
杨军独断专横,控制朝纲,引起了宗王的不满,贾南风皇后也想控制朝政,于是趁机召见楚王司马伟,让他与淮南王司马允合作,利用东安公司马友掌握禁军,一举杀死杨军,逼死太后。
八王之乱
杨骏死后,汝南王司马亮按照晋武帝遗诏回到首都,与元老重臣卫罐一起辅政。
为了保持个人权利,司马亮和卫罐在利用小恩小惠收购朝臣的同时,逐渐根除了东安公、楚王等消灭杨军时出现的新贵族宗室,引起了新贵和皇后贾南风的嫉妒。因此,贾南风首先秘密煽动惠帝命令楚王杀死司马亮和卫罐,然后使用它将楚王司马玮的罪名除去,使朝政大权完全落在贾后之手。
获得权力的女王贾南风肆意行动。一方面,她在后宫里淫荡,臭名昭著;另一方面,她设计摆脱王子司马遇,试图用姐姐贾午的儿子冒充儿子,达到永久夺取晋朝的目的。但贪图贿赂,任命了所谓老无能的赵王。赵王也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他利用王子司马逃余党对贾南风的仇恨,在元康六年[296年]秘密利用掌握禁军的便利发动政变,废除了贾南风。贾南风最终被金屑酒毒死。
[img]575545[/img]
赵王司马伦掌握朝政后,肆意任命亲信,杀害异己,导致朝臣自危。永宁元年,他废除了惠帝司马忠,成为了皇帝。同年,齐王司马伟[守卫许昌]、成都王司马颖[守邺城]、起兵讨伐赵王司马伦,如河间王司马[镇守关中]。
从此,方镇军参加了内战,战场从洛阳、长安延伸到黄河南北的广大地区。赵王司马伦被杀,惠帝复位。依靠军事实力占领首都的齐王司马同掌握了朝政。齐王当政后,大肆任用亲党,排斥异己,奢侈腐化,与同样觊觎朝政的河间王司马颗产生了深刻的矛盾。河间王与同样失势的成都王司马英一起谴责齐王的罪行,故意挑起首都动乱,诱使齐王杀死长沙王司马义,试图找借口摆脱齐王,从而攻入首都,杀死齐王。
[img]575546[/img]
但事与愿违,齐王虽然被杀,但朝政却被实力较弱的长沙王司马义掌握。虽然长沙王小心翼翼地管理政府,但他仍然找到了河间王司马问题的借口,没有达到他的目的,所以河间王再次与成都王司马英合作,直接前往首都。战争的旷日持久最终导致了首都的混乱。该部门被东海王司马越反叛的宫殿将军逮捕,并被东海王司马越用刀杀害,交给河间王部以残酷的火刑杀害张方。而且两个叛军也失去了起兵的借口,回到了老巢。由于对政府的不断遥控,皇帝和朝臣反对。掌权的东海王司马越等人吵着惠帝亲自征服都王司马英。结果,他们在荡阴之战中被成都王司马英打败,惠帝被俘,东海王被打败。
成都王司马英掌握政府后,软禁皇帝,杀害异己,但缺乏稳定世界的好政策,导致幽州都督王军叛乱。从那以后,惠帝落入了河王的爪子,但很快就被联军打败了。
[img]575547[/img]
晋惠帝
综上所述,八王之乱是西晋后期掌握朝纲的八个藩王,但最终都相继灭亡。
经过几次曲折,惠帝中毒死亡,司马炽继位。到目前为止,内战已经持续了16年,各种军阀被烧毁和抢劫,极大地破坏了北方的生产,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痛苦。西晋的统治力量也耗尽了,但少数民族政权出现了,西晋在公元316年被匈奴人摧毁。
西晋灭亡与八王之乱有关 八王之乱指的是哪八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