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他才华横溢,远见卓识,平等群雄,统一北方。同时,他奸诈狡猾,城府深厚。汝南徐绍曾评价曹操为“治世之臣,乱世之奸雄”。
[img]574773[/img]
《三国演义》第四回中出现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逃脱了董卓的追捕,通过了伯父吕伯奢的家庭。伯父本来想杀猪招待曹操,但曹操误以为要谋杀自己,于是屠杀了吕伯奢的家人。得知误杀后,陈宫骂曹操不仁不义,曹操说:“宁愿教我负天下人,也不愿教天下人负我!”。
[img]574774[/img]
而我们翻阅了《三国志》、《魏书》、《世语》没有记载曹操曾经说过这句话,只有《孙盛杂记》记载了“太祖闻到食器的声音,以为自己是自己的,所以他在晚上杀了它。”这可能是《三国演义》参考的历史文献。
由于历史文献的说法不同,很难得出结论。们不从历史文献的角度来讨论这件事。从曹操的生活策略和生活哲学来看,我个人认为曹操永远不会说这句话!
[img]574775[/img]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做事都要注意“名正言顺”。如果名字不正确,言语就不顺利,言语就不顺利!曹操深于策略,善于计算,思想周到,没有遗产。城府的权力和谋划是人们所能及的。可以说,“名正言顺”的使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人们最常说的曹操是“威胁天子命令诸侯”,每次曹操发出小偷的号召,他都说自己是“奉天子取不臣!救人生于水火,解黎人倒挂!”把自己置身于正义的旗帜下,以天子和朝廷的名义打击和铲除对手。让自己永远站在道德的一面,这样无论做什么,都是正义的代表和化身。
[img]574776[/img]
与此同时,曹操也是一位擅长为世界表演的老演员。例如,曹操在万城战役中看中了张秀的阿姨。张秀得知后很生气,在采取了“毒士”贾旭的策略后击败了曹操。在这场战斗中,曹操失去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典韦。
可以说曹操和张秀有不同的仇恨!但令人惊讶的是,当张秀第二次请求下降时,曹操不仅接受了他,而且给了张秀高级官员一笔财富,形成了一个姻亲!这不禁令人难以置信,但不难发现,除了曹操的宽容,这一切都更多的是为了表演。
[img]574777[/img]
一出给世界人民看的戏剧,张秀就在曹操的仁德、胸怀和美誉!张秀将是宣传曹操慷慨仁德的最佳标志!如果你的杀手和敌人能接受降落,世界上的人自然会来到这里,看着风回来。
[img]574778[/img]
这时,我们反思“宁愿教我负天下人,也不愿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让人觉得冷酷、无情、自私!就曹操的心机、风格和态度而言,我们可以说他可能是一个冷酷、无情、自私的人,但他永远不会说这样的话!
这句话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名声,而且寒冷了天下归降人的心!这是绝对不可取的下策!
曹操真的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吗? 现在,曹操不敢用这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