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元朝的宽度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元以宽失天下,我救之以猛,小人却喜宽。
这句话是朱元璋称帝后说的。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对元朝政治得失的总结也在为自己提供治国思路。元朝的建立标志着汉代传统王朝的断代。朱元璋作为重建汉人江山的君主,自然要在立场上与蒙元划清界限。事实上,朱元璋也在明军北伐前发布的《诏中原号》中痛斥了元朝统治的黑暗。首先,我用传统儒家礼义廉耻骂元朝臣子:“不遵祖训,废纲常,就像大德废长立幼,泰定以臣杀君,天历以兄弟。至于兄弟姐妹,儿子是父妾,上下相习也就不足为奇了。对于父子君臣夫妇来说,这是非常混乱的。”。
[img]573245[/img]
后来,元朝统治下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也被揭露:“后继沉荒,失君臣之道,宰相专权,宪台报怨,司毒虐,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们中国人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众所周知,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无论前朝取得了什么成就,只有抹黑它,才能突出新朝的正义和伟大。按照这个逻辑,朱元璋发现元朝统治的不足,批评就够了。但事实上,元朝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种疯狂压迫人民的暴政集团。相反,统治阶级相当宽松,朱元璋本人说“元以宽失世界”。
[img]573246[/img]
那么,元朝统治时期是如何宽纵的呢?
蒙古族的继承制度不同于汉族。由于游牧民族的自然特征,每一次权力交接都会造成或大或小的动荡。比如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有继位资格。两人互不让步,导致原本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分裂,元朝只是其中之一。元朝建立后,我们积极学习汉人的先进制度。虽然我们尽量避免权力竞争带来的动荡,但仍有许多混乱,如“美德浪费,长大,长大,长大,长大,长大,长大,长大,长大,天历,兄弟”。统治阶级的内部斗阵成为元朝的主要矛盾,使统治阶级没有太多精力压迫底层人民。这种继承制度的“宽”,说是制度不完善更合适。
[img]573247[/img]
为了在南方地主阶级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元朝在对南宋发起最后一次攻势时,推出了非常宽松的税收政策。史载:“自唐以来,江南号就是殷富。宋代亩税一斗;元有天下,使田税无亩三升,吴民大乐业,元统至元之间,吴中富盛闻天下。“税收从一斗降到三升以下,换句话说,减税70%以上,这无疑是劳动人民最真实的福利。但这种宽松的税收政策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首先是国家财政的混乱。@ 为了谋取私利,地方官员肆意破坏税收制度,所有多收的税都进入了自己的口袋。
[img]573248[/img]
税收是国家的基础。如果你敢在这上面做小动作,你就不怕朝廷治罪了?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元朝的另一个“宽政”——不杀贵族。元朝贵族犯罪,即使是杀人罪,只要交够一定的罚款,什么都没有。清朝小沈阳为乾隆皇帝收钱时,制定了“议罪银”制度,实际上是从元朝学来的。这种法律上对贵族的宽容,无疑是激化阶级矛盾的重要导火索。正因为如此,朱元璋才会说“元以宽失世界”,但这里的“宽”字既不是“宽容”,也不是简单的“宽松”,而是制度不完善下的各种漏洞。
[img]573249[/img]
朱元璋说:“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以宽济猛。今元朝失去了宽度,所以我济之以猛,宽猛相济,只务适宜尔。在元朝灭亡的教训中,大明提出了“宽猛相济”的治国方针。牧民与牧羊的道理对封建统治者来说是相通的。不同的是,汉朝的统治者会划定地区让羊吃草,而元朝的统治者认为只要羊还没死。这个比喻虽然不合理,但正好形容了为什么元朝“以宽失天下”,“羊”跑了。
朱元璋说,元以宽失天下 元朝的宽度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