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齐国和燕国,
[img]572151[/img]
在五国合纵伐秦的那一年(前318年),燕王迅将王位禅交给了相国子之,引起了以太子平为首的燕国贵族的不满。六年前(前315年),将军市被与王子平联手攻击。齐宣王闻讯,派人支持太子平。但到了第二年,太子平和将军市被被被子之军队杀害。燕国的内乱持续了几个月,死者数万人,燕国人民怨声载道。此时,秦、韩正在进行岸门之战。齐和韩有联盟关系,齐宣王准备出兵救韩。但齐臣田忌不同意救韩。他认为:此时秦军伐韩,楚赵两国必将救韩,韩国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燕王传国给子之,内失百姓之心,外受诸侯非难,这是齐国灭燕的天赐良机。他劝齐宣王立即举兵伐燕。此时正在齐国的孟子也向齐宣王建议:“今伐燕,这篇文章,武之时,不可失也。齐宣王采纳了两人之言,命匡章率领“五都之兵”,与“北地之众”同征进攻燕国。出于对统治者的怨恨,燕国军队和人民“士卒不战,城门不闭”,毫不抵抗。齐军出师仅50
日便夺取了燕国全境,杀死了燕王迅和子之。
[img]572152[/img]
齐国轻松获得燕国,使齐国一举拥有两个大国的土地,实力大大增强,这无疑对其他大国构成了巨大威胁,自然会遭到赵、楚、魏等国的反对。特别是赵国,在东北两个方向上与齐、燕相邻,齐并燕对赵国的压力最大。赵武灵王图谋救燕,恢复燕国。乐毅看到齐灭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主张与其他诸侯一起攻击齐复燕。他对赵武灵王说:赵如果一个人攻齐救燕,一定会引起齐的仇恨,对赵不利。向齐要求以赵河东之地交换齐国获得的燕国河北故地。这样,如果赵、齐之间没有土地纠纷,两国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亲密。当其他国家看到齐得到燕国,并将接近赵国时,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害怕齐国的实力。他们将主动与赵国合作,拯救燕子,伐齐。这样,赵国就可以利用世界的力量来实现他们的目标。赵武灵王采取乐毅之策,与齐国交换土地,楚魏两国果然派淖滑,惠施使赵,请与赵共谋伐齐存燕。此外,齐军入燕后,滥施暴行也引起了燕国人民的反抗。由于内外压力,齐军不得不撤出燕国。赵武灵王乃从韩国迎还燕公子职,派乐池护送公子职归燕,燕人立为王,是燕昭王。
此时,在相邦司马用的带领下,中山军队也利用燕国内乱,大败燕国军队,拓疆数百里。
[img]572153[/img]
周红王元年(前314年)的齐破燕之战,对燕国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耻辱。在赵国的帮助下即位后,燕昭王“卑身厚币招贤者”,全心全意报仇。他采纳了郭奎的建议,尊郭奎为师。
并“筑金台,延天下之士”。三年内,苏秦、邹衍、乐毅、屈景等人纷纷来到燕国,一时人才济济。燕昭王又励精图治,吊死问孤,与人民同甘共苦。经过一番治理,原本破败的燕国恢复了。此时燕、秦是与国,燕昭王曾娶秦惠文王之女为后,两国有婚姻关系。秦昭王即位前曾在燕国做过人质,他能回国即位,与燕国的帮助有很大关系,这使得两国关系越来越亲密。秦、燕交善,各有所图:秦国的意图是通过联燕制齐,而燕国则为了应对齐国的威胁,向齐国报仇,想拉秦国作为靠山。没想到,燕国却因此引来了祸事,这就是权之战。
[img]572155[/img]
在赵国的挑衅下,秦国拘留了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逃离秦国后,组织齐、魏、韩联军发动三年(前298年)~前296年)攻秦战争终于在19年(前296年)攻入函谷关,取得胜利。燕和秦是和国,燕离齐国近,同齐国是世仇。孟尝君觉得自己在背后,于是在打败秦国的同一年,
三国联军在击败秦朝后威北攻击燕。当权力与燕军发生战争时,燕军被打败,第二名将军被俘,10万军队被摧毁。东胡趁机袭击了燕国的几个县,掠夺了他的牛马。
[img]572156[/img]
燕国战败,秦国无法坐视,于是派魏冉出使赵国,请赵国出兵帮助燕抗齐。孟尝君闻讯,还派魏处到赵国,对赵国重臣李兑陈说利害,劝他不要救燕。魏处对李兑说:赵若助燕抗齐,齐见形势危急,定将割地与燕和平,转而全力与赵作战。这相当于赵国为燕国引祸上身,为燕国取地。赵不如按兵不动,待机而行。就这样,齐必复与燕战,战而胜,齐疲燕败,赵可乘机攻占燕国唐与曲逆;战而不胜,齐之命运系在赵国。@ 如果赵国保持中立,就可以“割穷齐疲燕也,两国之权归君”。此时赵国正在全力攻击中山,齐燕相斗,对赵有利,所以赵不救燕。燕国屡战屡败,赵国不出兵救援,
形势很糟糕。为扭转局面,燕昭王遂采取郭任的计策,假装割地与齐议和。看到这种情况后,赵国相当不安,他不愿意让燕国依附于齐,于是只好出兵救燕。这时,燕国的太子也从楚国搬来了援兵。楚将景阳率楚兵先攻占魏国的雕丘,再将雕丘送给宋国。齐、魏、韩三国联军腹背受敌,乃从燕撤军,立即回头对付楚军。魏军插入楚军之西,齐军插入楚军之东,楚军被夹在中间,进退两难。楚将景阳使用离间计,下令打开军营西门,日夜与魏营通使。齐军见而生疑,担心楚与燕、魏合兵击齐,便引兵而去。魏军失去了盟军的帮助,不得不“夜逃”,楚军全师归还。
[img]572157[/img]
正在恢复的燕国,权之战的惨败可谓雪上加霜。燕国的力量再次被严重削弱。虽然燕昭王的仇恨和新仇加在一起,但他深感无力伐齐雪耻。此时此刻,苏秦向燕昭王献上了弱燕破强齐的策略。苏秦认为:齐国“南破楚,西屈秦,用韩、魏之兵,燕、赵之众,犹鞭也。即使齐北面伐燕,即使五燕不能当。燕、齐的实力确实很悬殊,燕不能单独抗齐。苏秦建议燕昭王“阴出使,散游士,顿齐兵,弊其众”。其战略要点是:1、燕国屈身事齐,送昭王的宠儿或亲弟到齐国做人质,用珠宝和丝绸贿赂收购齐王左右,使齐国解除对燕国的戒备,与燕国形成盟国。2、鼓励齐国因势利导,伐宋。一方面,齐专力南下攻宋,可以分散其对北方燕国的关注;二是可以进一步消耗齐的实力;三是挑起齐与其他国家的矛盾。3、派秘密使者到各国开展活动,策动各国联合反齐。苏秦本人亲自前往齐国,试图赢得齐王的信任,并秘密开展活动。其目的是使齐不进攻燕国,破坏齐赵邦交,孤立齐国。燕昭王采用了一系列以弱燕破强齐的战略,与苏秦共同规划制定了长期战略计划,以屈求伸、误齐、齐齐,然后借助其他国家的力量共同破齐。不久,苏秦奉昭王之命,前往齐国,委质为臣,并迅速获得齐民王的信任,开始了自己的活动。
齐国和燕国之间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燕国必须消灭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