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司马懿都是权臣,死后被封为皇帝。虽然他们不是皇帝,但他们有开国之功。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一起往下看。
《三国演义》赞扬了刘贬曹,并赢得了司马懿。在小说中,司马懿被塑造成诸葛亮的终身对手,他的智慧被渲染成世界第二,他的宽容被夸大成世界第一。诸葛亮的悲剧色彩再次渲染和升华了诸葛亮的个性和才华。诸葛亮死后,司马懿自然成为世界第一,晋统一了世界。
但真正的司马懿有什么本事呢?
如果把曹操和司马懿比较一下,司马懿真的比曹操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在正史上,曹操起兵时,海内乱七八糟,英雄众多,东汉其实已经死了。当他奉天子以令不臣时,天子从长安东奔,大臣们死在沟壑里,洛阳成了废墟。汉献帝和乞丐没什么区别。曹操帮助汉献帝,类似于项羽帮助楚怀王,他只是凭空帮助一个朝廷。
曹操一生,平黄巾,扫群寇,威胁天子,平李郭,灭吕布,破袁术,伏张绣,破袁绍,定河北,抚关中。起家的时候,只是一个县。十几年来,世界上有十三个州,其中九个州半,江山三分之二。
这三分之二的世界,但曹操真的打了啊,或者曹操一句话说得好,展示了他的武术:“让世界没有孤独,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称皇帝,有多少人称王。”
[img]569376[/img]
就连陈寿也评价曹操是个很有魅力的人,超世之杰,虽然有吹捧之嫌,但也不能否认,确实是个旷世奸雄。
曹操性格上有槽点,这没什么,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他虽然酷虐变诈,但实在是奸雄。
如果把历代开国之君与曹操相比,刘邦、刘秀、李渊父子、成吉思汗、朱元璋只是有生之年完成度与曹操相当的人。至于其他人,秦始皇帝掌权的时候,秦国已经拥有世界的一半,南北朝观不足,杨坚赢得了世界上最容易的。宋太祖承担了柴荣的基础,满清建国是几代人的功劳。
另一方面,司马懿呢?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雄略内断,英猷外决。
[img]569377[/img]
与曹操以汉朝的名义凭空击败世界三分之二的不同,司马懿是受遗的第二个主人,佐命的第三个朝代。我有机会成为一代忠臣。但皇帝在外面,里面有一名士兵。依靠阴谋欺诈和不守信用,他欺骗了曹爽和蒋济。
当时,曹爽的谋士桓范建议曹爽征召兵马与司马懿作战。司马懿让太尉蒋济对曹爽说:“太傅(司马懿)指着洛水发誓,只要兵权不会伤害你。”
曹爽想了一夜,相信了司马懿,交出了兵权。可惜司马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信用。正月兵变,曹爽二月被司马懿杀。司马家从此掌权。司马懿没有忘记蒋济,封了他的都乡侯,但蒋济有意识地对别人失去了信任。他传了假消息,骗了曹爽,所以拒绝奖励,死于疾病。
这种内乱无疑是司马懿一生中唯一的闪光点,也是司马懿最关键的成功。不幸的是,归根结底,它仍然是通过阴谋和破坏信任获得的,这并不光荣。
晋明帝司马绍曾问王导,司马氏为什么要赢得这个世界。王导如实说,司马绍害羞地把脸放在床上,说这样的国家,怎么能长久呢?
连自己的后代都看不下去,就不能怪历史对曹操和司马懿来说,厚此而薄彼。
虽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经常嘲笑曹操,但到了@ 还是给了他一首好诗。
“书生轻谈冢中人,冢中笑耳书生气。”
曹操有资格谈笑风生,鄙视世界论者。那一年,他自称“世界上没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孤独,有多少人称王”。毕竟他是英雄,三分之二的世界是他硬生打下来的。
司马懿为子孙后代奠定了基础,统一了世界,但他依靠权力变化、耐心、阴谋和诡计,经常拯救三个家庭。因此,论者自然会认为司马懿更好,更厚、更黑、更无情。他能忍受吗。然而,在西晋享受国家不到40年的时间里,它不如魏好。
世界上很多事情都不是谁笑的@ 谁笑得最好。司马懿一生关心的是权力和自己。它的模式大小只有高低。一个是眼中只有沧海横流的叛徒,另一个是等待机会的阴谋家。这真的不是一个等级!
不得不说,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可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司马懿在三国笑到最后,为什么连他的后代都感到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