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古代商人的地位
在希腊、罗马和中世纪,欧洲都没有建立统一的县制。商人在与封建主的博弈中取得了主动权,政治权利上升到了权威地位。中国古代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种:学者、农民、工商,其中商人地位最低,政治权利最低,甚至历代都无情打压商人!
商鞅变法提出废除酒店,让商人没有住所,对商人施加重税,让农民完全放弃做生意的想法。西汉规定商人不得穿丝绸和公共汽车。晋朝规定,商人必须穿白色和黑色的鞋子来表现歧视。前秦傅坚规定,商人不得穿金银,否则将被抛弃。唐朝规定商人及其后代不得参加科举,这就是为什么李白满腹经纶却无名的原因。朱元璋说,无论商人有多富有,他们只能穿丝绸和布料,但农民可以穿丝绸和纱布,尽管他们可能买不起。
[img]570248[/img]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管仲早就解释了“利出一孔”理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以鱼盐之利建立了一个商业国家,但管仲改革发现了许多富商。为了抑制这些商人,他认为国家的财富会落入商人手中,导致世界混乱。应该有利可图,也就是说,世界上所有的财富都应该由国君赐予,所以后世法家的改革或多或少借鉴了管仲的理论。
阅读世界历史,西方资本主义是如何发展的。国王们都很穷。他们必须向商人借钱。如果他们借更多的城市治理权,他们将掌握在商人手中,国王将被商人控制。那为什么国王们不派军队抄袭他们的家呢?这就是古代中国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讲究“普天下不是王土,率土之滨不是王臣”。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皇帝的,抄袭商人的家是合理的。
[img]570249[/img]
在中国古代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概念,产权非常模糊。就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言,一些朝代允许自由交易,而另一些朝代则提倡国家分配。但在任何情况下,一切都在最高权力的控制之下。法家还主张只有君主的命运是从,这导致皇帝为所欲为,肆意打击商人。
皇帝喜欢迁徙富人来控制地方。秦始皇灭六国后,将六国贵族全部迁至关中,达到控制地方势力的目的。这些富裕家庭被搬走后,只能带走动产,土地、房屋等房地产被政府没收。这种行为侵犯了商人的利益,但在历代都习惯了。在传统时代的皇室采购中,商人往往以强买强卖的方式占便宜。商人只能敢怒不敢言,人家祖上冒着身家生命打下江山,还不让别人占便宜!
当国家财政遇到困难时,可以公开掠夺商人的财产。《旧唐书》记载,河南、河北战争不断,有人建议世界各地的商人最多只能留下一万元的钱,多出来的要资助军队。皇帝同意公开搜查商人,不付钱就被酷刑。其实这种情况很多。清朝镇压太平天国,很多军费都是压榨商人,扣官员工资。
[img]570250[/img]
中国古代喜欢压制商人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在中国古代,权力是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赤贫如洗。最典型的例子是邓通。如果汉文帝有疮治不好,邓通会给汉文帝吸脓。汉文帝非常感动,特许邓通铸币权。有了印钞的特权,邓通很快就富裕起来,但汉景帝登基后,他非常讨厌这个溜胡子的家伙,没收了邓通的家庭财富,最终死于贫穷。谁能想到西汉首富最终死于贫穷?
中国古代商人的地位是什么?为什么一直被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