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孙策是孙吴政权的创始人之一,孙权为什么不给他皇帝尊号呢?

如果把东吴政权的建设比作建筑,那么孙父子在项目中的分工应该是孙坚划定的土地,孙策挖基础,孙权完成主体,然后做一些装饰工作。其中,孙策的作用非常重要。没有他,孙坚的土地很可能成为别人的产业。没有他,孙权很难把大楼建得这么高这么坚固。孙策为东吴政权的建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创造的“江东六县”已成为东吴政权最稳定的核心基地,也是未来三分钟世界最坚实的基础。因此,史家评论说“策为首事之君,有吴开国之主”,给他的定位是东吴开国之君。

然而,孙策并没有享受到君主的待遇。孙权称他的父亲孙健为武烈皇帝,只追求孙策的“长沙桓王”。孙策的儿子孙绍只获得了侯爵的称号。另一方面,另一个三国牛司马师也把他的基础传给了他的兄弟,死后被他的侄子晋武帝称为“景皇帝”。那么,孙权为什么不给孙策皇帝一个头衔呢?

第一,孙权虽然自私,但更多的是为了国家的稳定。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孙策传记后的评论中为孙策鸣不公:“割据江东,政策的基兆也是,权力的尊重还没有到来,子止侯爵,于义节俭。“他认为,根据孙策对孙吴政权的成就,他应该追求皇帝的尊重,但他没有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孙权对他很无情,真的很不友善。从人情的角度来看,陈寿的评价似乎有些道理。孙权把他哥哥的所有资产都当作资本。赚了很多钱后,他给他哥哥家的股息很少。他有点自私,忘记了自己的利益。他确实被怀疑忘记了自己的根源。这可能是孙权的自私造成的。不排除他想淡化孙策的影响,从而突出自己的权威地位。

[img]567875[/img]

但从治国理政的角度来看,陈寿的评价是有偏见的。一个国家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和繁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皇权能否顺利继承。一旦皇权继承存在分歧,就会导致皇室之间的内讧、流血冲突、派系之间的战争和国家分裂的动荡。为避免这样的问题,自周朝以来,采用了宗法制度,以正名定本的方式,明确了皇位传承的世系。尊孙策为王还是皇帝,直接关系到东吴王位的传承和稳定。如果孙策被尊为皇帝,孙策的儿子孙绍就有资格继承王位,东吴王室的权力分配变得复杂,很容易留下内斗的隐患。孙权不尊重孙策为帝,也是为了不给这种隐患生根发芽的土壤,保证国家不落后于皇位传承。这种做法虽然不合理,但符合制度,更符合国家长治久安的利益。

东晋历史学家孙盛曾试图为孙权辩护。他认为“孙的兄弟都是明智的”。无论孙策是放弃儿子孙绍,把基础交给孙权,还是孙权不尊重孙策,他都是为了考虑整体情况而采取的明智决定。如果孙策传给孙绍,难免会出现强敌包围,继承人暗弱,一辈子基业付之东流的情况;孙权封孙策为王,封孙绍为侯,可以“正名定本,使贵贱不同,然后国家就没有陵肆之责,后人就没有猜疑之嫌,群情绝异端理论,不逞杜觊觎之心;虽然爱情违背,但事情却很节俭,至于括囊远图,永保维城,可以说是因为它没有,因为它没有混乱。”

[img]567876[/img]

二、历史上争权夺利的悲剧成了孙权的教训

为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孙盛在春秋时期列举了鲁隐公和宋宣公两个例子作为论据。这两位君主都没能理性处理好名位问题,导致死国乱,可以说是孙权的教训。第一个例子发生在春秋时期。鲁惠公打算在死前把他的位置传给王子允,但王子允还年轻,所以他的兄弟和公子被允代为执政,这在历史上被称为鲁隐公。太子允成年后,鲁隐公准备把执政权还给他,但权臣公子暗中劝说鲁隐公杀了太子允,被鲁隐公严言拒绝。公子挥转向太子允,鼓励他一起谋杀鲁隐公。

另一个故事也是春秋时期,主人公是宋宣公。宋宣公病重,自知不久就去世了,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他放弃了儿子和夷,把君位传给了弟弟宋穆公。宋穆公感谢哥哥的恩德,决定在快死的时候把君位还给和夷,把儿子和公子冯放逐到郑国。与夷继位成为宋战公,他非常害怕公子冯的存在,因此在位十年中,连续发动十一次对郑国的战争,以此除去公子冯。多年的战争导致了中国的抱怨。宋战公被大臣华督杀害,并欢迎冯先生回到中国继承王位。然而,宋国却陷入了连续几十年的混乱。

[img]567877[/img]

鲁隐公和宋宣公处于君位。在处理国家最高权力等重大事件时,他们只考虑个人声誉,而不考虑可能对国家安全的影响。这不仅是他们自己的悲剧,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剧。以史为鉴,能知兴衰。孙权被这些血淋淋的事实所感动。如何避免重蹈鲁隐公和宋宣公的覆辙,自然是他需要解决的问题。孙权素以聪明仁智而闻名。他一定从孙策名字的制定中吸取了历史教训。在这一点上,他确实比鲁隐公和宋桓公做得好得多。


孙策是孙吴政权的创始人之一,孙权为什么不给他皇帝尊号呢?孙策是孙吴政权的创始人之一,孙权为什么不给他皇帝尊号呢?

,,,,

  • 刘备曾经十易其主?反复无常的刘备能算英雄吗?
  • 易中天说刘备有“英雄之义”,这个说法不够严谨。在他的当代人中,袁绍说他“弘雅有信义”(《三国志·先主传》裴引用《献帝春秋》)...

  • 揭秘:诸葛亮为什么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孙权?
  • 为什么诸葛亮选择刘备放弃曹操和孙权? 简介:诸葛亮选择刘备的原因,中央电视台100个论坛的著名演讲者易中天的观点是:诸葛...

  • 为什么刘备看不起优待自己的刘巴?刘备怎么想?
  • 根据常识,由于刘巴选择离开自己,阻止刘备进入四川,刘备自然应该感激和报复,杀死刘巴。但刘备没有。刘备进入四川后,为了...

  • 刘备为什么一辈子逃跑: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
  • 为了除掉曹操,汉献帝被曹操绑架,秘密发布了衣带诏书,号召朝廷忠义之士起兵反对曹操。刘备接受衣带诏书后为什么潜逃?为了...

  • 为什么包公包庇通奸犯?大清官断案讲法理也讲道理
  • 包拯(999年5月28日至1062年7月3日)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官员,以清廉公正著称。进士五年(1027年)仁宗天圣。对...

  • 三国时期谁叫霸王项羽?孙策怎么像霸王?
  • 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中,孙策最突出的还是能打。曹操最大的特点是奸诈,刘备最大的特点是仁慈,孙策最大的特点是勇敢。 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