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是一位有许多野生历史谣言的皇帝。他已经在位60年了。清朝强盛时期,康永乾三代被称为繁荣时期。他的祖父康熙皇帝曾六次访问江南,他不愿示弱。在他的统治期间,他还参观了江南六次。如果他的祖父去江南督促治河通水,他去江南更多的是参观江南的名山和风景,欣赏苏杭的美景。
[img]568141[/img]
乾隆可以说是最幸运的皇帝。前两代人为他积累了足够的家庭背景。他可以做任何事情来取得一些成就,然后培养一些文人墨客,很容易创造一个繁荣的时代。皇帝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爱好,江南是一个文化盛地,所以他总是想去江南。
乾隆皇帝一生六次下江南,分别在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七年(1762)、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和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康熙皇帝疏通了河运。他从大运河南下,走过许多风景优美、名人众多的地方。他在济宁、扬州、镇江、苏州、南京、杭州等地多次停留。
据说乾隆一开始就向往南方,想巡游,但朝鲜有很多老臣反对,认为这是浪费民脂民膏,没有效果。他还是不甘心,就派个人去江南看看怎么样,回来向他汇报。他派来的人是大学士。他不喜欢皇帝到处巡游。当他回来时,他对乾隆说:“江南又潮又热。苏州城河狭窄,船舶拥挤。根本没有美丽的风景。虎丘虽然还算不错,但简直就像个坟堆,没什么好看的。乾隆听说这话,暂时放弃了南巡的念头。第一次南巡是在即位16年后,可见他后来才醒来。
[img]568142[/img]
乾隆在南巡时一路看胜,遇到了许多奇人趣事。江南著名的金山寺,乾隆南巡常住在那里与方丈谈禅。有一次,他看见卖竹篮的人,就故意问方丈:“这是干什么用的?方丈答:“是用来装东西的。乾隆想看看他是怎么解释“东西”的,就问“为什么是装东西,难道不能装南北吗?方丈对他说:“东方是甲乙木,西方是庚辛金,木、金都可以装进篮子里。而南方丙丁属火,北方盱眙属水,竹篮不能装水火,只能装东西,不能装南北。乾隆听到点头称是。他们又爬上远望,河上船梭如织,乾隆又问:“方丈能知道河上有多少船吗?方丈徐徐说:“其实只有两个。乾隆很奇怪,方丈解释说:“虽然似乎来来往往,其实一个是名字,一个是为了利益,两个只是。乾隆沉默不语,觉得很有道理。离开金山寺时,乾隆按照惯例想要题词,群臣想了很久,提出了“江天一览”四个字。乾隆一时看不清楚,写成“江天一觉”。大家面面相觑,方丈此时站出来说:“这正好适合我们的寺庙,是一句诗。人们常常迷幻于尘世,到这里看到这样的风景就会心中一觉,明白人生的真谛,真是个好词!乾隆听后很开心,群臣也松了一口气。
在苏州和杭州,乾隆非常高兴。他参观了当时所有著名的花园,一路带着画家,画了江南的美景,回到北京模仿。当时,江南的四个著名花园——南京的展望花园、海宁的安兰花园、杭州的小天堂和苏州的狮子林都被模仿。其他美丽的风景也被他搬到了避暑胜地和圆明花园,他把他最喜欢的江南搬到了北方。
[img]568143[/img]
更不用说他南巡时的恋情了,江南自古就有很多美女,卷珠帘总不如。他的第一位皇后与乾隆南巡山东时发生争执,落水而死。恐怕原因是一个女人;后来,另一位女王和他一起去了杭州。据说他想把一个尘土飞扬的女人当成公主。女王劝她不要听,所以女王剪了头发,被他送回了北京。乾隆南巡时有无数的恋情传说,很难区分是非。
康熙南巡主要是治河通水,乾隆下江南主要是游览揽胜。康熙一路住在当地官员的房子里,乾隆建造了许多宫殿,给沿途的人们带来了一些负担。然而,乾隆做了一些生意。他还检查了治河情况,慰问了路过地区的人民,并在灾区领导了救灾。但归根结底,乾隆还是为了游玩而南巡,国库为此花了不少钱。乾隆以后,清朝一天天衰落,再也没有皇帝享受过下江南的福气。
为什么乾隆总是南巡?他在江南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