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应该听说过“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这两位主角在南北朝的历史上也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是刘坤和祖提。
李清照有一首诗:“南渡少王导,北方新闻欠刘坤。”过去,人们喜欢谈论刘坤。东晋桓温把刘坤当作偶像。总之,刘坤是一个“悲伤的英雄”,古人喜欢提到他。
李白的一首诗提到了祖提:“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这让人们想起了祖提的英雄气概。
不知什么原因,刘坤鲜引起了现代人的关注。是刘坤在并州,依靠胡人,攻击其他胡人,还是成绩不够显著?
刘琨(271~318),字越石,中山魏昌(河北无极)人。汉中山靖王后,美姿仪,弱冠和哥哥以文笔激烈引领京都洛阳,被誉为“洛中奕奕,庆孙越石”。
在以帅男才俊著称的文学团队“金谷二十四友”中,由于年龄最小,厕身排名最后。
祖逖(266~321)字士稚,范阳县(河北涿州)人。北州老姓。
祖提年轻时性情豁达,不修仪检。他十四五岁还没读过书,这让很多兄弟都很担心。然而,他是一个诚实的英雄,无私而雄心勃勃。每次他去田舍,他都会以兄弟的名义帮助穷人,所以村里的家人关注他。
直到祖提博览书籍,涉足古往今来,当时来往洛阳的人都称赞他才华横溢。侨居在阳平,曾获孝廉和学者称号,但也不应命。后任司州主册。
[img]568460[/img]
和刘坤一见如故,两人“心情好,一起睡”,关系很融洽。当时刘坤说:“我枕戈待旦,志枭逆俘,常怕祖先鞭。”两个最好的朋友真的很努力!
听说闻鸡起舞的著名故事是这样产生的:一天深夜,祖提被郊区的鸡鸣吵醒了,于是用脚踢醒了刘坤,说:“这不是恶声。”所以两个人被邀请到户外跳舞。
这就是流传至今的“闻鸡起舞”的故事。
八王之乱结束时,祖刘两人分别位于两大敌对阵营,最后两人分别前往南北,实现了两人“相避中原”的誓言。
永嘉之乱后,祖提率亲邻数百家避灾南进,与他们分享甘苦,因此被推为他们旅行的领导——行主。
祖提胸怀“振复之志”
祖提来到泗口(今江苏徐州)时,在建业森林半岛(今江苏南京)担任镇东元帅、琅琊王司马瑞为徐州刺史。后来,他被招募为军事顾问祭酒。祖提住在京口(江苏镇江)。
西晋政权倒台后,祖父母一直怀着“恢复的雄心壮志”。他的客人和义徒都是暴杰战士。祖父母对待他们就像对待他们的孩子一样。当时,当州里发生灾难和荒地时,这些人经常抢劫富人。如果有人被官员曝光并逮捕,祖父母将去营救他。
[img]568461[/img]
刘坤轻信贪言,被人害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刘坤担任并州刺史,主要负责对抗刘渊,深得人心。
刘坤带领1000多人展前往北京首都洛阳,抵达晋阳(今山西太原)。当时晋阳亲身经历了战争,已经是空城了。
刘坤在自然环境中安慰受害者,生产制造,提高防御能力。不到一年,晋阳修复了火灾,成为中原为数不多的保留抵抗阵营之一。
遗憾的是,刘煜“善于怀抚,而且短于控御,一天之内,虽然归者千余,去者也以陆续”。
不幸的是,刘坤因为天性奢糜不检,再加上轻信贪言,被人利用,最终被刘聪打败,父母也因此受害。
[img]568462[/img]
建兴年间(313年),司马瑞任命祖蒂为将领、豫州刺史,但司马瑞致力于推进江东政党建设,无意北伐。因此,他只给了他1000人的谷物和3000块布作为北伐的物资供应。对于武器和士兵,祖提自己的组织必须完全规划。
然而,祖提什么也没说。他只是带着100多个部曲和他一起南下渡过长江。到达淮阴后,他冶炼了武器。在招募分散的时候,当人数达到2000时,他开始了北伐。
经过一年多的奋战,祖提终于占领了桥城,站在豫州的脚后跟上,连接了北伐的通道。
经过一年多的不断竞争,祖提赢得了北伐。在北伐中,祖提不仅擅长分化和瓦解敌人,而且擅长团结一致的豪华武装集团和坞壁主。这是他多次击败敌人的关键原因。
祖提前准备渡河北省,统一大业时,晋元帝听说祖提在河南赢得了人民的心,多次取得军事成就,怕以后不利于自己的执政。因此,晋太兴四年(321年)7月任职戴渊,为大都督兖豫雍冀,并担任六州国防、征西将军,出镇合肥制约祖提。
九月,祖提含恨离世,享年56岁。
祖提的北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伐。他应该和岳飞、文天祥一起被称为民族英雄!
【闻鸡起舞】中的两个主角,最后的结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