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家族代代为官,与魏曹、司马都是血亲。这样的家庭背景和先天优势,可以让他不费吹灰之力就脱颖而出。然而,杨虎的人生轨迹并没有按照我们的习惯思考运行,这让当时的人们无法理解甚至认为他不合理。
杨虎博学多才,文学敏捷,善于辩论,英俊潇洒,所以当地长官推荐他担任计划官员。虽然这是一名负责国家财政统计和审计的低级官员,但由于其特殊的职位和重大的关系,它受到了朝廷的高度重视。但杨虎对此并不感兴趣。如果你不推荐他,当地官员就会犯错误,所以当地官员邀请他出去当学者和学者。杨虎仍然一一拒绝。
[img]566122[/img]
239年,魏明帝曹睿去世,将军曹爽掌握了实权。为了丰富政权队伍,他征召杨虎到中央政府工作,杨虎仍然辞职。后来,司马昭主宰了权力,并征召杨虎到朝廷当官。杨虎仍然撤退了。@ 司马昭不得不下诏,命令他遵纪守法,做中书侍郎,杨虎接受任命。
司马炎成为皇帝后,杨虎因功入爵为郡公,食城3000户,但他坚决辞去了这些奖励,说:“前张良请留万户,汉祖不夺其志。大臣们被聚平于先帝,敢辱重爵,以速官诽谤。”其他人不择手段地为自己加官进爵,但他坚持为自己辞职。司马皇帝被他的真诚深深打动,不得不降级为侯爵。
杨虎一生中有很多晋升的机会,但每次都被他如此真诚地拒绝和感谢。然而,有时,杨虎特立独行,勇往直前,令人惊叹。
249年,司马懿夺取军政权力,杀害曹氏集团代表曹爽。许多与之相关的人都被连接起来了。杨虎的岳父夏侯霸害怕被杀,所以他向蜀国投降。这是叛国的罪行!亲戚和老朋友都知道利益,再也不敢上门了。只有杨虎比以前更勤奋,担心夏侯家会发生意外。
[img]566123[/img]
277年,东吴入侵西晋边界,掠夺了益阳、江夏等地的大量人口。要换成别人,必然要兴师动众反击东吴的挑衅行为。有很多好处:一是可以建军功,二是可以堵住人民的嘴,三是更重要的是可以堵住朝廷专事吹求的百官的嘴。经过慎重考虑,羊虎没有派兵一卒。后来,司马炎在一些好大臣的噪音下派人追查原因。杨虎平静地说:“江夏距襄阳800多英里。当他得知东吴犯境入侵的消息时,敌人已经走了很长时间了。这个时候出兵能救人吗?为了逃避责任,让士兵们毫无意义地奔波数千英里,这纯粹是为了削弱自己,敌人有什么障碍呢?恐怕这不是负责任的教练应该做的。司马炎听后,认可了羊虎的处置。
长期领兵在外,最忌讳朝中有人进诽谤,所以,为了自保,大家都想尽办法与朝中大臣搞好关系,尤其是得宠的权臣。王衍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是羊虎的叔叔侄子,曾专门来襄阳拜见羊虎。这不是个好机会吗?但是羊虎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王夷甫方以名处大位,但是败俗伤化,必此人也。“惹王衍拂袖而去,给自己增添了一个狂犬吠日的恶棍。
羊虎病逝于278年。朝野闻之,无不大痛。
他的女婿不明白杨虎生前的所作所为:“有一个营地,有一个归属于戴者,但这并不美丽?”事实上,杨虎曾经对儿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个人,你会背负你的公众,这是一个很大的混乱。”杨虎的“倒行逆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但他没有考虑自己。这样,他就会如此受欢迎。
为什么家族代代为官的杨虎屡屡拒绝皇帝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