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越国被吴国打败,只剩下5000多名残将,退到会稽山死守。吴本应该追求胜利,彻底消灭越国,但吴王夫差只把勾践夫妇押回中国当人质就完了。后来,他甚至把勾践放回了中国。结果,在别人的钱、美女、溜须拍马功的轮番轰炸下,一个国家被搅得头晕目眩的夫差毁掉了。
很多人讲这个故事只有一个字:傻。吴王夫差真的很蠢。不知道是不是把老虎放回山里了?其实夫差真的没有做错两件事:饶恕勾践和不灭越国。
[img]565780[/img]
你知道,那是春秋晚期。只是摧毁一个小国。像陈、蔡、卫、徐这样的二三流国家,哪一个不是被大国揉了很多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复活失败者”?吴国不是刚占领楚国的英都吗?结果呢?据说越国的历史比吴国更悠久,国力也不比吴国差多少。要彻底征服越国并不容易!以吴国的能力,打服越国并不难,但要吞下越国,恐怕牙齿不太好。
越王勾践不是派文种求和吗?文种虽然是游说,但都是说实话。真的逼越国着急,双方拼鱼死网破,对吴国没有好处:缴获少,伤亡多,精力充沛。别忘了还有一个巨大的楚国憋着报仇!这样战斗对吴国有什么好处?
让我们来看看吴王夫的糟糕做法:接受投降和战利品,让越国成为吴国的国家,这实际上对吴国有利,即以较小的成本换取更大的成果。
[img]565781[/img]
历史是由胜利者写的,所以后人看到越国用美人计腐蚀夫差,用蒸稻种折腾吴国,故意送钱、木料、士兵,引诱吴国大兴土木、军国主义。但仔细分析,我们应该明白,至少在那个时候,这些东西从越国不断送到吴国,只会让吴国变得更富强,而不是更弱。
事实上,从战后吴越的实力对比和吴国对越国实施的各种控制措施来看,勾践被扣在吴国和回到越国之间没有什么不同——夫差的剑可以随时砍掉他的头。如果夫差真的不接受勾践的投降,并与之战斗,他担心吴和岳会两败俱伤,楚国渔夫会受益;如果他接受投降,杀死勾践,他低头称臣,吴可能再也混不下去了。
既然放勾践和饶越国都是对的,为什么夫差输了?原因是他别处错了,错得离谱。
最初,在降落了越国,控制了越国的经济命脉后,是时候发展吴国的经济,丰富吴国的军事力量了。这样,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越国就不能反抗了。然而,吴王夫差将越国送来的战略物资投入到大楼、大厅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中,并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政资源。因此,越国虽然很穷,但吴国也很痛苦,后果自然可以想象。
本来是凭借政治渗透(这个早就做了)、经济压榨(这正在做)和文化压制,夫差可以慢慢消化越国。即使做不到,越国也能长期成为吴国的附庸,前提只有一个——保持对越国的绝对军事优势。但夫差偏偏在消化越国之前,又是打齐国,又是折腾晋国。这两个国家都是超级“糯米团子”,比越国甚至吴国都难以消化。夫差还没消化完越国的“早餐”,就急着吞下那两个“大团子”。即使勾践没有两颗心,夫差窒息的概率也不小。更何况勾践一直在那里舔苦胆?这就注定了夫差灭亡的结局。
为什么夫差不斩草除根杀勾践?他不怕留下灾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