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太学和大学不一样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对于高中生来说,上大学是他们最现实的追求。许多人认为大学生就像古代的“太学生”,基本上是同一个概念。事实上,很多人都错了!
[img]567065[/img]
@ 让我们给太学下一个定义。太学是古代国立最高学府。西周以来,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在京城长安设立了太学,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建立。东汉光武帝非常重视太学。当时洛阳聚集了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士,太学讲堂长达三丈,宽达五丈,非常气派。汉顺帝时,太学的建设规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太学内有1850个房间,每年建造用工超过10万人。到汉质帝时,太学生人数超过3万人。
隋朝杨帝时,设立了国子监,同时设立了太学。唐宋时期,太学和国子学同时设立。元朝以后,只有国子学或国子监督。国子监督不仅是最高的教育行政机构,也是国家最高的大学。可以看出,国子监督的地位高于以前的太学,此时,国子监督的“监督生”相当于太学生。
[img]567066[/img]
那么谁有机会学习太多呢?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唐代五品以上官员少(五品也相当于现任市长)的子孙才有资格。宋代,八品以下官员子女和平民中的优秀子女有机会太学习,入学门槛大大降低,这也是宋代教育文化前所未有发展的重要原因。明清以后,国子监的“监生”来源更加复杂,甚至有外国“留学生”。
在古代,太学生的待遇非常高。例如,明朝的太学生由国家提供食物、衣服和住房。皇帝还在春节期间给予奖励,甚至他们的妻子也被弄脏了。未婚的太学生可能会被皇帝给予婚姻和金钱。宋连的《送东阳马生序》提到了当时太学生的优越待遇。
[img]567067[/img]
由此可见,古代太学(或国子监管)是中国唯一的官方最高大学。所以现在的大学,更不用说当地的大学和私立大学了,即使所有的985和211所大学加起来,地位也不如古代的太学好。所以现在的大学生与古代的“天子学生”太学生(或监督学生)有很大的不同。
古代太学和现在的大学是一样的概念吗? 两者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