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落第书生在宫外喊冤,其实影响了古代历史!

你认识徐士廉吗?为您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三月的一天,东京开封的宫殿前有一阵喧嚣。一位学者挥舞着木槌,努力敲打鼓,大声喊叫,震惊了宫殿。没有人认为这位勇敢的学者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持续了900多年!那么,在这背后隐藏着什么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书生落第

这位学者名叫徐士廉。原来,他参加了今年在北宋都城开封举行的会议,但他在孙山很出名。徐士廉非常失望。他认为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能被录取,所以他选择了“起诉皇室”!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宫外设置了“登闻鼓”。那些冤枉的人可以敲击登闻鼓,直接告诉皇帝一切。

北宋的登闻鼓位于宫殿正门宣德门外,于是徐士廉来到这里,敲响了登闻鼓。当时的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得知情况后,他立即召见了徐士廉。面对皇帝和满朝文武,徐士廉将矛头指向考官李芳,“诉芳用情,选择不当”。换句话说,李芳的录取没有公平处理,也没有私情。

[img]565595[/img]

二、皇帝调查

徐士廉的指控加剧了赵匡胤的怀疑。在此期间,这些新科进士曾进宫感谢赵匡胤。当时,赵匡胤发现了一些问题,“上以进士武济川、三传刘军材质最差,应对失误,废除”。换句话说,新科进士中的武济川和刘军被宋太祖当场除名,取消了成绩。最重要的是,武济川和考官李芳是同乡。

赵匡胤向翰林学士卢多逊询问情况,卢多逊一直与李芳不和,立即回答:“颇也闻之”。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决定重新考试。@ “帝乃令贡院籍终场第者名,得360人”;然后,赵匡胤亲自检查并组织了考试,“选择195人,准确以下和士廉,不要试诗赋”;@ 举行殿试,“皇帝讲武殿亲读之”,宣布中举人员。

[img]565596[/img]

三、殿试定型

徐士廉在第二次考试中脱颖而出,考上了难度最大的进士科,“得进士26人,士廉与雁”。之后,宋太祖对相关责任官员进行了处罚,“责芳太常少卿,考官右赞医生杨可法全部负责”。@ 赵匡胤还说,为了照顾世界上贫困家庭的学生,他将来会亲自试一试。“向者登科,多为势家所取,导致孤寒之路,毫无意义。亲自尝试,以能否进退,尽革昔之弊。”

在科举制度中,有三次最重要的考试,即乡镇考试、会议考试和宫殿考试。然而,在宋太祖赵匡胤之前,宫殿考试并没有制度化。有些皇帝会亲自调查,但大多数皇帝不会。因此,宫殿考试往往只是一种形式。由于徐士廉的指控,宋太祖亲自调查并借此机会制度化了宫殿考试,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历史,并被后来的朝代继承。


落第书生在宫外喊冤,其实影响了古代历史!落第书生在宫外喊冤,其实影响了古代历史!

,,,,,,

  • 北宋大臣黄潜善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黄潜善
  •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元符三年(1100年)...

  • 北宋宰相苏辙是怎样的人 历史如何评价苏辙
  •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 ,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

  • 北宋宰相曾布的家庭成员都有谁 曾布有子孙后代吗
  • 曾布(1036年11月3日—1107年8月21日),字子宣,中书舍人曾巩之弟,北宋中期宰相,王安石变法的重要支持者,在北宋王安石变法时...

  • 北宋浪子宰相李邦彦:是靖康之耻的导火线
  • 在宋徽宗赵霁的“朋友群”中,除了王福,还有一位著名的“浪子宰相”。“浪子宰相”虽然是人们给他起的绰号,但他真的是当代宰相,...

  • 北宋寇准背靴是什么典故?寇准有哪些方面作为
  • 寇准是一位有名的北宋政治家和诗人,他从小饱读诗书勤奋好学,历史记载曾十几岁就写下了很多优秀的诗篇。他出生于官宦世家,...

  • 仁义高于命:北宋历史上忠臣陈求道的壮丽生活
  • 宋代官员陈求道。字得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年)咸宁人进士。北宋时期,永安镇西河桥畔迁来一户官宦家庭。主人是陈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