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晋书》记载,东晋初年,国家立足不稳,再加上苏峻之乱,中央政府活力大伤,财政困难。
一些大臣建议皇帝出售库存材料来补贴维持政府运营的资金,但统计数据发现,国库几乎相当于空库,只有数千块粗丝布,这种粗丝布当时没用,根本卖不出去。怎么办呢?宰相王导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用这种粗丝布做了一套衣服,自己穿着上朝办公室,大臣们看到了,也纷纷效仿。这样,广告效应就形成了。人们也开始穿这种粗丝布做的衣服作为时尚。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粗丝布的价格立即上涨了几倍,政府的经济危机得到了缓解。
[img]563469[/img]
巧合的是,东晋的另一位宰相谢安也为一位同乡做了广告。同乡曾在岭南当官,岭南生产一种蒲葵扇,同乡离任时,批发了一些带回京城卖,打算赚点钱。但由于季节不对,蒲葵扇压在手里成了滞销货。谢安听说了这件事,想帮助他的同乡,所以他拿了一把蒲葵扇,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其他时间,他都会不时地拿出扇子摇一摇。这样,扇子的用途就不仅仅是散热,而是成为一种时尚,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同乡滞销的扇子很快就脱销了。
[img]563470[/img]
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虽然邀请名人代言广告很贵,但企业仍然蜂拥而至,名人的影响力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一千多年前,王导演和谢安首相都有这样的经济头脑,这表明他们不仅在政治上出色,而且在经济上也不逊色。
国库空虚怎么办?宰相王导亲自卖衣服[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