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卫,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往下看。
明代锦衣卫的作用不仅仅是保卫皇室。严格来说,它更像是一个特务机构,类似于国民党的军事统一和侦查办公室,主要负责收集情报、监督官员、反腐败等任务。然而,它必须有它的优点和缺点。锦衣卫擅长执行特殊任务,但在正规军的战场上却相应笨拙。锦衣卫的人三三两两,单独管理,不适合排山倒海的军事战术。它在明末军队的战斗中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
[img]563098[/img]
明朝亡国崇祯皇帝上吊时,锦衣卫的人在干什么?
一、名存实亡
明朝死亡时,锦衣卫实际上名存实亡。明末不仅有锦衣卫,还有东厂、西厂、内行厂。可以说,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的权力也非常分散。在各方权力的斗争中,锦衣卫也有一种名存实亡的感觉,至少力量没有那么集中。
[img]563099[/img]
二、战死
明末,明朝政府的力量不足以支撑一切,严重缺乏人力,一些严重缺乏人力的人派出锦衣卫充电。因此,虽然锦衣卫的巅峰时期有超过10万人,但明末的人数已经大幅减少,人数也不多。在清军入关的最后一场战役中,锦衣卫指挥副使李若琏在北京首战死亡,其中一些人也在各种战役中死亡。
三、投降
明朝最后一个锦衣卫指挥是罗养性,除了战死,锦衣卫投降更多。闯王李自成进城后,锦衣卫指挥使罗养性被捕,但幸运的是,罗养性还没有得到处理,李自成被打败,清军入关。罗养性借此机会投靠清军,为了收买人心,当时也重用了一些明朝重臣,罗养性就在其中。而且大部分锦衣卫成员,见老大罗养性投降,也纷纷投降。
[img]563100[/img]
锦衣卫的最终归宿
明朝亡国后,锦衣卫被清朝收编,但他剥削了锦衣卫的许多权力。锦衣卫最终无法干预政治事务。最后,他直接更名为仪仗队,为皇家巡逻敲锣打鼓。他不再是以前的锦衣卫了。曾经令人恐惧的锦衣卫完全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明朝的锦衣卫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了沉重的印记,在明朝是一个可以谈论的存在。似乎锦衣卫在明朝无处不在。但它只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最终会消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随着鲜血成长的锦衣卫最终成为了绵羊般的皇家仪仗队。
明朝亡国崇祯皇帝上吊时,锦衣卫的人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