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您带来太平天国的故事,有兴趣的读者可跟着一起来看看。
1856年3月,翼王石达开在江西樟树镇击败了周凤山湘军的主力军。全省八府四十七县落入太平天国之手。曾国藩被困在南昌孤城,陷入绝境。与此同时,秦日纲、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破坏了“江北大营”,解决了天京北面的威胁,并乘胜率主力渡过江南攻击“江南大营”。不久,翼王石达开东调,与秦日纲、陈玉成等一起摧毁了“江南大营”,钦差大臣向荣吐血而死,天京之围宣布解除,太平天国达到军事高峰期。
当时,战斗力最强的湘军被武昌、南昌两个孤立的据点包围,无法相互支持,形势极其糟糕。绿营军和南方八旗则龟缩镇江、金坛、丹阳一线,自保还不够,怎么威胁太平天国呢?北方八旗,即蒙古和东部三省的马队,由僧格林沁指挥,需要防备近畿地区。在打击扭军的同时,随时准备迎战英法联军,根本没有南下征服的可能。@ 湖北、安徽、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大多落入太平天国之手,包括武昌、九江、安庆、南京、镇江等战略要地。可以说,这是太平天国的巅峰,也是灭清的最有希望的时候。
然而,八年后,太平天国被湘军摧毁,年轻的天王洪天贵福被推迟;洪秀全被挖掘出坟墓,尸体被粉碎,然后制成炸药,被湘军用大炮发射。俗话说:“冰冻三天,不是一天的寒冷”,繁荣的太平天国,如何一步一步地玩自己?你知道,清朝已经非常腐朽了,太平天国的成功反击,主要问题是他们自己。
[img]563166[/img]
第一步:首义诸王内斗,天京事变爆发,武功自废
随着太平天国实力达到顶峰,随之而来的是天王洪秀全与东王杨秀清矛盾的开放,这不仅是权力之争,也是意识形态之争。洪秀全为了解决杨秀清,实现真正的大权独揽,玩“借刀杀人”,让首义诸王自相残杀。@ 让与杨秀清有深仇大恨的北王韦昌辉、燕王秦日纲率军回京勤王,杀死杨秀清。@ 杨秀清死后,洪秀全没有公布诏书,承认事件的合法性,使魏昌辉处境被动,迫使盟友石达开回京劝阻,引发两人冲突。第三,在石达开之手的帮助下,魏昌辉被拆除,天京事变圆满结束。@ 表面上同意石达开回京辅政,实际上处处约束,年轻气盛的翼王只好玩单干。事件发生时,杨秀清、魏昌辉、秦日纲等首义王爷死于非命,石达开则率部出来,太平天国精力充沛。
[img]563167[/img]
第二步:洪秀全纵容内斗,陈玉成、杨辅清无缘无故挑起冲突,逼走韦俊
由于天王洪秀全没有出来公布诏书,承认天京事件的合法性,北王魏昌辉是罪魁祸首,是乱臣贼子,是无恶不作的坏人。魏昌辉“滥杀”,太平天国军民非常讨厌魏家。此时,魏军(魏昌辉的弟弟)处境相当被动和尴尬。他不仅要承受亲人被杀的痛苦,还要承受被北王杀害的亲人的无端仇恨。不过,韦俊仍忠于职守,他继续守卫武昌,多次击败胡林翼、李续宾,还多次拒绝湖广总督官文招降。不幸的是,魏军的坚持不是为了掌声,而是为了责骂和指责。洪秀全想治愈他失去武昌的罪行(1856年12月,韦俊被迫退出武昌),想杀了他,如果不是李秀成的苦苦请求,韦俊的下场令人担忧。杨辅清经常挑衅,挑起火并;陈玉成则公开拦截韦俊军队,不让他渡江投靠李秀成。这时,魏军绝望了,不得不投降清军。
第三步:石达开见死不救,坐视林启荣败亡,太平天国西线吃紧
石达单干后,虽然打着“通天主将”的旗号作战,自命为太平天国最高军事指挥官,但出门不是为了占地为王,而是为了洪天王开辟地盘。事实上,石达开非常自私。他一到安庆,就号召老部回顺,让大家在自己和天王之间选择一个边站,说如果他和自己混在一起,“他也可以成为元勋”,就像挖掘太平天国的根一样。当时,林启荣守卫九江,胡林翼、李续宾围攻非常紧急,城市粮草断绝,情况不好,林启荣不得不向近在咫尺的石达开救援。然而,石达开拥兵10多万,只是不派兵一卒去救援,而是直接率军到浙江,坐视林启荣败亡。翼王石达成名战——湖口大捷离不开林启荣奋力拼搏,但现在他竟然抛弃了队友,真是令人心寒。林启荣败亡,九江陷落,太平天国西线全面收紧,安庆危在旦夕。
第四步:各诸侯王地盘意识严重,相互见死不救,最终被湘军击破
也许我害怕再次出现像东王杨秀清这样的实力派。天王洪秀全脑子一开,就先后分封了2000多位诸侯王,明确了各自的封地,让他们相互制约,从而实现大权独揽。不得不说,洪秀全是个理想主义者,平时写一些通俗的宗教读物,自娱自乐还可以,治国太高了。洪秀全的“滥封”不仅未能实现大权独揽,还导致军事指挥权进一步分散,没有人能动员全军。由于“滥封”和封地明确,诸侯王的地盘意识相当严重,只关心自己三分之一亩土地的得失,哪管别人的生死,哪管太平天国的大局?在安庆之战中,陈玉成为了守住地盘的湘军,而李秀成则无视陈玉成的求助请求,自己在苏南开拓地盘,最终导致安庆落地,天京门户洞开。
安庆落后,太平天国基本转向战略防御,而湘军则一步步逼迫,利用国王之间的矛盾打破,最终扑灭太平天国。据说太平天国虽然繁荣了一段时间,但内部斗争太严重,一步步把自己玩走了。太平天国的失败是由内斗引起的,而不是湘军本身有多强大。你怎么说?
盛极一时的太平天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灭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