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宪在漫长的历史中可以说是非常有名的,那么你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给你解释一下。
为什么汉代只有窦宪刻石燕然山?根本原因是窦宪非常聪明地选择了正确的出兵机会。
窦宪“勒石燕然”是怎么回事?
“勒石燕然”,又称“雕石燕然”,是汉代军事史上一场辉煌的胜利,对汉代数百年的匈奴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汉章帝永元第一年(公元89年),东汉骑兵将军窦宪,带领北军五校、黎阳、雍营、边境等12个县的骑兵深入漠北,北伐匈奴。
公元90年,窦宪指挥汉军在落山之战中打破匈奴,“俘虏群众,崩溃,单靠逃跑”。窦宪追不舍,“去塞三千多里”,“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驼百余万头”,“八十一部率众降,前后二十多万人”。
[img]562791[/img]
匈奴在中原造成了数百年的灾难,至此灰飞烟灭。窦宪意犹未尽,深入囚禁,在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从此,“勒石燕然”成为中国古代军人保家卫国、立功立业的象征,几千年来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热血男子。
二、为什么汉代其他名将没有创造出窦宪那样“刻石燕然”的伟大成就?
据说“强汉盛唐”,汉朝是中国古代军事实力最强的朝代。汉代的杰出武术与大量著名的历史和杰出的将军是分不开的。汉代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军事人才的高产期。
西汉开国名将包括韩信、樊霆、英布、彭越等。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李光、路博德等人,汉宣帝时期有赵充国等人,汉元帝时期有陈汤以“犯我强汉,虽远必杀”而闻名。东汉开国时期,云台有岑彭、马武、邓禹等28位将军,还有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另外还有汉明帝时期的班超,以“投笔从军”而闻名。即使到了东汉末年,皇甫嵩、朱懿等名将依然出现。
在众多名将中,有许多既有勇气又有勇气的军事奇才。许多人与匈奴作战。为什么他们没有像窦宪那样建立伟大的成就?这与他们与匈奴作战时期密切相关。匈奴在北方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从弱到强、从高峰到逐渐衰落的过程。
[img]562792[/img]
魏青、霍去病、陈唐等与匈奴作战时期,匈奴正处于发展、崛起或繁荣时期。虽然汉朝也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匈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汉军很难像窦宪一样敢于独自离开数千英里,直接到达匈奴腹地。
虽然霍去病也取得了“封狼居胥”的壮举,但狼居胥山的具体地位在历史学界仍存在很大争议,窦宪“刻石燕然”的具体地位得到了一致认可,并找到了文物证据。因此,“封狼居胥”无法与窦宪相比。
窦宪创造“刻石燕然”军事奇迹的根本原因:他选择了正确的出兵时机。
窦宪处于东汉中期。当时的匈奴,经过数百年与汉朝的相互征服,已经伤痕累累,精力充沛。而对汉朝最有利的是,匈奴部分分解为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北两国势不可挡,打得你死我活,实力大大削弱。此外,南匈奴干脆回到汉朝,成为汉朝的仆从军。
窦宪选择在这样一个有利的时机出兵攻击北匈奴。当时北匈奴不如以前了,在汉朝和南匈奴的帮助下,势如破竹,以毁灭的势头创造了名传千古的历史成就。
当然,必须注意的是,窦宪的巨大成功也离不开汉代著名将领的共同努力。没有他们数百年来对匈奴的持续削弱和打击,窦宪要取得这样的成就并不容易。了解更多关于汉朝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实,请阅读《汉朝就是这样》,并与您一起探索汉朝的过去。
揭秘:历史上窦宪[勒石燕然]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