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权”的获胜者,雍正从登基到去世的13年里,人们对他的质疑一刻也没有停止。其中,“篡位”成为雍正最大的标签,如文字狱“曾静案”。曾静在劝说陕西总督岳钟琪造反的信中对雍正进行了极其恶毒的攻击。
曾静列举雍正十大罪行,“谋父、逼母、杀兄弟、屠兄弟、贪财、杀人、酗酒、杀忠、奉承、任马。”与此同时,曾静对雍正继位的合法性提出了严重质疑。想象一下,雍正在位时有人质疑,更不用说各种小说和清宫剧了,人们更相信雍正的“篡位”。
至于雍正的“篡位”,最常见的说法是,躺在床上的康熙本来打算把王位传给十四个儿子云,但雍正偷偷把传位诏书里的“十”字改成了“于”字,于是就变成了“传位于四个儿子”。
“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四子”,听起来很有可能。在人们看来,把“十”改成“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这一看似合理的变化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2013年,一件物品的出现可能会彻底打破雍正的“篡位”,即“康熙遗诏”。辽宁省档案馆新博物馆收藏的“康熙遗诏”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了同样的内容。
[img]562173[/img]
遗诏中有这样一句关键话:“雍亲王的四个儿子胤祯,性格高贵,深爱着我,一定能克服大统,继我登基,继皇位……”这句话完全可以证明雍正即位的合法性。当时汉字还是繁体字,
“余”字与“十”字笔画相差甚远。
还有一点,清朝史书里写王子的时候,都会写成“王子”,而不是“王子”。如果把“十”改成“于”字,就会变成“传位皇于四子”。所以雍正改诏夺位是站不住脚的。
[img]562174[/img]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如果康熙真的想把王位传给十四个儿子云,他就不会让云继续回到前线,指挥清军和准噶尔继续战斗。显然,躺在床上的康熙已经考虑把王位传给雍正。
雍正登基后,云琪被召回北京,立即被软禁。但这并不意味着雍正篡夺了王位。毕竟,云琪是雍正王位的最大威胁。雍正继位后,他努力继承康熙和乾隆。”然后他为清朝的财政奠定了基础。在未来的繁荣时期,真正的皇帝也给了财政。”
雍正是否篡改了康熙的诏书?他是靠篡位获得的王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