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南宋,每个人都会想到什么?以下是这个历史故事的介绍。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没有一个是男人!这句话来自五代女诗人华瑞夫人写的七句绝句《口占答宋太祖的亡国诗》。华瑞夫人是后蜀皇帝孟昌的宠妃。宋太祖乾德两年(964年)冬天,宋朝只用了40天就灭了后蜀,后蜀14万军队几乎不战而降。当华瑞夫人和孟昌一起被迫北行时,他们写了这首充满死国之恨和故国之思的诗。三百年后,同样的场景将在南宋上演。
126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动元灭宋之战,首先派降将刘整和阿术率军攻打襄阳,这场战争持续了近六年。直到1273年(南宋咸淳九年)二月,宋军主将吕文焕投降,归顺元朝,襄阳遂陷。元军攻破襄阳后,又攻占鄂州。随后,元中书丞相史天泽、枢密院使伯颜率军顺汉水南下长江,以宋降将吕文焕为前线,目标直接指向建康。无论元军走到哪里,沿江城市的守将纷纷归降,南宋野内外大震。这时,南宋君臣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师臣”贾身上,呼吁“师臣”亲征,希望他能像理宗朝一样取得“再造”的成就(贾在第一次鄂州之战中私下与蒙古和解,使蒙古军队暂时撤退)。面对汹涌的蒙古大军,在朝中群臣和谢太皇太后的压力下,独掌朝政的权臣不得不在临安设都督府,准备出征。
[img]559575[/img]
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2月,贾似道派出10多万精兵,装载着无数金丝、器甲和供养,甚至带着妻妾离开首都,持续了100多里(相当于现代长度的40公里)。前往芜湖后,与夏贵会合。夏贵一见贾似道,就从袖子里抽出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宋历三百二十年。言下之意,宋朝历时近320年,国势已尽,不要为此失去生命。贾似道心照不宣,点头默许。决定南宋帝国命运的战争在丁家洲(今安徽铜陵北)展开。战争的一方是元荆湖省左丞相伯颜率水,步军10多万,以宋降将吕文焕为先锋。另一方面,南宋宰相贾似道督诸路军13万艘,战舰2500艘,出师迎战元军。
贾似道到达前线后,率后军驻扎在鲁港,命将孙虎臣带领前军驻扎在池州下游的丁家洲,夏贵率战舰横列江上。贾似道知道蒙古军队的勇敢,不敢与之战斗。他仍然幻想着走同忽必烈和平的老路。因此,他下令释放元朝的囚犯,并将荔枝、黄橙等物品送给伯颜,希望通过称臣纳币和平。但此时元军的目标是摧毁南宋,称臣纳币已不能满足元军的贪婪,求和的请求被拒绝。被拒绝后,贾如道命令步兵指挥孙虎臣在丁家洲长江两岸列出7万名精兵,命令淮西安抚制定,让夏贵以2500艘战舰横跨江中,率领后军驻扎在鲁港(今安徽芜湖西南部),阻止元军东下。但宋军上下各有鬼胎,早已被一路势如破竹的元军吓坏了,兵无战心,将军畏敌如虎。
[img]559576[/img]
21日,伯颜督步骑军沿江两岸进攻,元军在大江两岸设置回炮轰宋军,并让战船同步骑军共同冲击宋军。宋前锋将姜才方与元军接战,大将孙虎臣在说完一句话:“五兵无人用命”竟弃战先逃,其所率诸军遂溃。元平章政事阿术率领数千艘战舰,乘风冲进宋阵,横击宋舰。主将夏贵看到元军冲来,不战而逃。宋军大败,死者无数,江水变红。贾似道闻之,惊呆失措,自己乘坐一艘事先准备好的小船,迅速鸣金收兵,乘船逃往扬州。宋军失去了指挥,溃军挡江而下,杀死了红眼睛的阿术,甚至亲自掌舵,撞上了江上的宋军舰船,让步骑左右攻击,追杀了150多英里的溃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宋大部分战舰沉没,十三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片面的情况下,南宋与蒙元帝国最大的正面决战结束了。
这场看似势均力敌的战争最终因宋军将领各怀异志而惨败。被大臣称为“周公”的权臣贾似道,被南宋摄政太后谢氏和宋度宗赵琦寄予最后希望的“师臣”,在帝国最后一战中手里拿着十几万精兵不战而逃,最终将南宋王朝推入灭亡深渊。在这场战争中逃脱的贾似道没有挽救自己的生命。在强大的压力下,谢太后被迫免职,流放广东。当她去漳州木棉庵时,贾似道在厕所里吊死了监护大臣会稽县长郑虎臣,一代权臣落得如此可笑的结局。1276年3月,1276年3月,南宋恭帝赵㬎历国153年南宋王朝开临安城门投降灭亡。
在南宋的一场战争中,13万人中没有一人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