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西域三十六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继续往下看。
中国的领土始于秦朝,但仍局限于今天的中东部。如果它真的开始扩张,它必须从西汉开始。汉武帝命令张骞出使西域。他认为这是一个匈奴人,他联系了大月氏联合攻击,经常扰乱我的和平。出乎意料的是,他最大的收获确实获得了很多关于西域的信息,然后成功地将西域部分变成了自己的领土。
[img]558695[/img]
西汉时期的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新疆的广大地区。西域这片神秘的土地,不仅孕育了美女、美食、魔术、音乐,还孕育了西域三十六国和那些传说。那么,西域三十六国是什么呢?
事实上,西部地区一开始不仅是36个国家,而且不完整的统计数据应该是50多个国家。后来,它们相互吞并,成为人们口中的36个国家。然而,西部地区的国家规模很小,基本上是城邦国家,人口数十万,人口只有100多人。
[img]558696[/img]
经考证,西域三十六国包括乌孙、龟兹、于田、若羌、楼兰、而末、小宛、戎卢、弥、渠勒
、皮山、西夜、蒲犁、依耐、莎车、疏勒、尉头、温宿、尉犁、姑墨、卑陆、乌贪子、卑陆后国、蒲类、蒲类后国、西弥、东弥、劫国、狐胡、山国。
除36个国家外,西域邦国数量众多,还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乌益山离等十多个国家。其中,人们熟悉于和、而末、姗姗、雁栖、龟兹、乌孙等国。喜欢鬼吹灯系列的朋友应该更熟悉楼兰和绝妙,喜欢唐诗的人应该更熟悉大宛。毕竟杜甫的“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竹批双耳陡,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这样,万里可横行。古诗至今仍是朗朗上口的千古传奇。
因为西域三十六国数量太多,一一说明太浪费时间,这里就挑两个简单说一下。
1、乌孙国
乌孙国应该是西域最强大的国家。《汉书·西域传》载道:“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去长安8900英里。户12万,口63万,胜兵188800...最新疆。”。
汉武帝通西域后,张骞主张与乌孙联合对抗匈奴,然后西汉与乌孙联盟。驱逐匈奴势力后,汉代获得了匈奴对西域的原始统治地位,并设立了西域都护管理。
后来,乌孙对西汉的干扰发生了内乱,乌孙逐渐分裂为昆弥,由于持续的内斗,最终减弱。然后,经典中的记录减少了,然后消失了。说搬到葱岭地区,被人同化,所以不再独立称国。
[img]558697[/img]
2、龟兹国
班固的《汉书》记载:龟兹国,王治延城,去长安7480英里。户6970,口81317,胜兵2176...南与精绝,东南与和末,西南与和弥,北与乌孙,西与姑墨相连。能铸冶,有铅。东至都护理所乌垒城350英里。
当时龟兹国是西域一号大国,因为两汉时期的silk
road的保护给龟兹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汉代的威望下,龟兹国忠于中原王朝。
[img]558698[/img]
随后,三国、西晋、前秦、北魏时期,龟兹都主动或被动地称臣,唐代也成为安西四镇之一,并将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都城,因此龟兹王城又称安西城。
虽然宋朝也经常朝贡,但由于宋朝实力不强,疆域狭窄,龟兹的独立性大大提高。
11世纪末,维吾尔族喀喇汗王朝改革伊斯兰教,对西部佛教发动了“圣战”。后来,在残酷的战争之后,龟兹归属于喀什嘎尔汗,皈依伊斯兰教,然后不再是独立或半独立的政权。
清朝重新归入中国版图,定名库车。
探索西域36国——乌孙国和乌兹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