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秦灭六国真的是因为他们责怪自己吗? 这种说法正确吗?

不知道:秦灭六国的读者,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然后往下看~

[img]556540[/img]

战国后期形势图

杜牧
《阿房宫赋》的最后一段写道:“灭六国的六国也,非秦也。秦也族秦人,非天下也。“意思是秦灭六国,是六国自主灭亡,不怪秦虎狼之师;秦朝的灭亡不是陈、吴、刘翔等人,而是秦朝自主灭亡。从杜牧的角度来看,秦国的灭亡是秦王扫六合后不爱六国的人(其实连秦国人都不爱),那么为什么六国被秦国消灭了呢?

[img]556541[/img]

北宋时期形势图

在之前的文章中,国史君(国史通论)曾经说过,宋朝仅次于汉朝,但汉朝是“强汉”,而宋朝是“弱宋”。在与辽、西夏、金等政权的对抗中,宋朝往往在武力上处于劣势,因此不可避免地会有割地赔偿。在此背景下,北宋作家苏迅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政治论文。

[img]556542[/img]

商鞅雕塑

由于苏迅的主要目的是借古讽今,他主要站在六国最终灭亡的角度。一开始就指出了主题——“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于贿。“秦国立国之初很弱,甚至连中原诸侯国会盟都没有资格参加。然而,经过几代君王的变化,秦国逐渐走上了繁荣和强大的道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特别是秦孝公采用商鞅改革后,以士兵获得敌人第一数量为唯一指标,秦人成为“虎狼之师”,“敢于私斗,敢于公战”。在这种情况下,六国“为秦人积威之劫”,争相割地补偿“抱薪救火”,“为了一夜之间安眠”,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六国从此跌倒,终于灭亡。

[img]556543[/img]

秦灭六国顺序

在《过秦论》中,汉代贾谊也提到了类似“弊在贿秦”的观点。他说,经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四代君王的努力,秦国已经让山东六国非常害怕,开始“联盟弱秦”。当时“孟尝、赵平原、楚春申、魏信陵”。这四位君主明智忠诚,慷慨爱人,尊贤重士,约从离衡,包括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对于山东六国来说,当时形势很好,六国人才济济:“所以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的谋划,齐明、周最、陈云、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的徒弟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豪的军队。“他们曾经“以十倍之地,百万人,敲关攻秦”,但六国内部离心离德,内耗严重。当他们连兵西进时,他们徘徊不前,互相争吵,几乎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img]556544[/img]

秦始皇雕塑

从这个角度来看,与六国之地、士兵、人才、人才、供应相结合,肯定是秦国的十倍,但当时六国与秦国的对抗,就像一只羊领导一群狮子领导一群羊的区别,@ 六国之败,很大程度上是输给了自己。


秦灭六国真的是因为他们责怪自己吗? 这种说法正确吗?秦灭六国真的是因为他们责怪自己吗? 这种说法正确吗?

,,,,,,

  • 为什么秦始皇要多次巡逻?他的目的是什么?
  •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短短11年,秦始皇就曾五次出游。有人说秦始皇如此频繁的巡逻完全是为...

  • 秦孝公为什么大力支持商鞅变法?最终结果如何
  • 秦国在历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不仅秦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出现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

  • 秦宣太后芈八子简介 秦王妃米八子的生活
  • 导读:宣太后(?-前265年),米姓,或秦宣太后,出身楚国,是秦国侯魏冉的异父姐,后来是秦惠文王妃,生了秦昭襄王。起初,宣...

  • 秦武王嬴荡究竟有多勇猛?秦武王的弱点是什么
  •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以后,秦武王便继承了皇位,年轻时期的秦武王其实还是一个潜力股。他在历史上的评价不是特别高,在...

  • 秦将甘茂简介 秦国名将甘茂在战国中期是怎么死的?
  • 甘茂,姬姓,甘氏,名茂。中国战国时期,楚国下蔡邑(今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人。战国中期,秦国著名将领在下蔡监门的史举中学...

  • 秦国名将蒙田:第一个彻底打败游牧民族的将军
  • 蒙田,战国末秦初秦国著名将领,祖籍齐国(今山东省蒙阴县)。他出生在一个世代著名将军的家里。他的祖父蒙叛和父亲蒙武都是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