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长河,它向前奔流,无穷无尽。今天给大家讲宋之问的故事。
近乡情更怯 ,我不敢问任何人。宋之问这两首诗,能让每一个游子都泪流满面。不幸的是,宋之问是大唐第一个品行不端的诗人。
宋志问挺拔英俊,但文采华丽。有一个词叫赋诗夺袍,来自宋志问。宋志问和一群文人在武则天面前写了应制诗。上官婉儿是总考官。获奖者武则天亲自穿上锦袍奖励他。一开始,有一首歌叫东方秋德。上官婉儿和武则天非常满意,所以他们给了他锦袍。
[img]555374[/img]
然而,颁奖太早了。过了一会儿,宋之问出现了一首诗,明显高于东方秋。虽然武则天已经60多岁了,但他站起来,从东方秋脱下锦袍,转身穿上宋之问。
其实武则天很欣赏才貌双全的宋之问。然而,帅得一塌糊涂的宋之问也是男版的美女。他牙齿不好,没有口气喷雾器,一开口就臭。武则天身边都是花样美少年,审美品味一目了然。宋之问的机会被他的牙齿消灭了。
既然你不能赢得武则天,那就赢得武则天的枕边人。当然,最受欢迎的是小鲜肉兄弟张昌宗张易之。因此,曲线寻求机会的宋志问用各种不屑的手段接近张的兄弟,甚至给他们一个尿壶。
[img]555375[/img]
705年,首相张柬之在病床上让位武则天,同时处死了两块鲜肉。第二年,宋之问远贬岭南龙州,今天是广东罗定县。过大禹岭的时候,宋之问写了两首我很喜欢的诗:但是有一天,我不敢恨长沙。
707年,宋志问私下逃回洛阳。开头的两首诗就是这个时候写的。然而,宋志问并没有回到他的家乡山西,而是躲在洛阳的一个朋友张仲之家里。有一天,他听到张仲之和人们密切交谈,想摆脱吴三思。宋志问看到了翻身的机会,就通过侄子把这个大秘密卖给了吴三思。张仲的一群人被处决了。宋志问做出了巨大贡献,免除了以前的罪行,并被提拔为红鹿主薄。
宋志问一直投靠各种势力,简直就是大唐武则天和李隆基之间七年的政治风向标。武三思707年被杀后,宋志问自己像一个有方向盘的蒲公英,投靠了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后来投靠了唐中宗李贤女儿安乐公主。
宋之问最不可原谅的恐怕就是杀侄子夺诗。刘希夷有两首著名的诗:花年年相似,人年年不同。刘希夷是宋之问的侄子,这首诗的名字是(代悲白头吟)。
宋之问非常喜欢年复一年的两句话。得知刘希夷还没有正式宣读,他让侄子把这首诗给他。刘希夷一开始同意了,后来又后悔了。于是,宋之问让仆人的袋子里装满了土,把刘希夷压死。
(代悲白头吟)第一句四句是:洛阳东桃李花,谁飞来飞去?洛阳女儿珍惜颜色,每一朵落花都叹了口气。后面还有二三十句话。宋之问改了第三句“洛阳女儿珍惜颜色”,变成了“你女儿珍惜颜色”,其余一个字都没动,据为已有。
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携手杀死了安乐公主、她的母亲魏皇后和上官婉儿。宋之问贬官广西钦州。从那以后,李隆基杀死了太平公主,他的父亲让位于他身边。李隆基给了远方的宋之问。
宋之问有一首(下山歌):松间明月长如此,君再游兮复什么时候?如果只能写诗就好了!
宋之问:大唐人品最差的诗人揭示了他和武则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