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了解古代官员辞职后的生活,
古代官员,如果一辈子都没有被罢工或辞职,就不好意思见人!春风骄傲的时候,上了几年班,不开心就离开了。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不愿意当官。他们躲在农村的僻野里,每天都觉得天上有三根杆子。
这种生活状态让今天的人羡慕得只想哭:老子每天累得像头驴,躲不过雪一样的账单。他们为什么这么悠闲?古人的书里真的有“金屋”和“颜如玉”吗?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古代的经济环境和现代的区别,可以用一句话来解释:古代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生活成本很低;现代工业文明带来了丰富的物质,副作用是生活成本的增加。
自夏季商业以来,中国一直进入农业文明时代,一直持续到1911年革命,持续了3000年。农业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封闭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社会关系单一,相互依赖性差,生活成本低。
占社会90%以上的农民以农业为生。通常,5-10口之家有几十亩土地。一个强大的劳动力可以完成广泛的农业耕作。当时,虽然产量很低,但正常年份的产量足以让一个家庭吃饱,并且可以有一些余额来准备灾难年份。
[img]554485[/img]
除了食物,房子前后还会种一些蔬菜,养一些家禽牲畜,在荒山坡上种几棵桑树,养一些蚕。男人种地,女人织布经营家业,吃穿不成问题,不需要外界交流。
农业文明的另一个最大特点是围绕着土地的定居生活。定居流动性差,带来两个好处,有土地建造自己的房子,世代生活,房地产支出成本低;也不需要支付大量的交通费用。
衣食住行占古人支出成本的70%或80%,可以自给自足解决,@ 即使口袋里没有钱,古人仍然过着美好的生活。
今天是工业文明时代。分工的精细化导致了相互依赖性的增加和需求的深入发展。虽然服务越来越周到,但生活成本必然会越来越高。基本上,我们每个人早上睁开眼睛,每天都会面临数百甚至数千笔债务。
古人以土地为生命之根。官员上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工资寄回家乡购买房地产。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一个自称官员是“士族地主阶级”的原因。
古代土地贵吗?差距很大。不同的朝代不同。丰年和灾年的差价是十倍以上。比如嘉靖年间,一亩地一般10两银子,灾年1两银子就能买到一亩地,但丰年20银子可能买不到。
官员的薪水是多少?买房子够吗?差距也很大。在宋代,官员待遇最好,宰相级官员相当于人民币,年薪至少2000万,县长也有200万。也就是说,在宋代,一个县长的年薪买一两百亩土地不是问题。
在治疗最差的明朝,一品官员年薪约30万,七品官员年薪约3万。显然,今天一个县长的收入是贫困家庭。在古代,这些工资支付家庭的基本生活费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也不可能购买土地。
[img]554486[/img]
然而,明朝皇帝也意识到官员的工资太低,除了年薪,还有很多补贴,远远超过了工资。@ 在明朝,官员购买土地产业不是问题,但数量远低于其他朝代。
总的来说,一个官员一年的工资买10亩地问题不大。几年后,他可以成为拥有几十亩土地的“有产阶级”,甚至是小地主。
在这些土地的支持下,即使官员们离开,自给自足地回到家乡,生活也不是问题。
如果你和中高级官员混在一起,你一年的收入可能会成为中型地主。再加上节日的奖励和皇帝的其他奖励,即使一个清官在几年内积累了一辈子,不成为一名官员,他也可以活一辈子。
以上是古代官员辞职后正常生活的物质条件:自给自足的低成本生活方式和在职期间的工资。
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我们与古人不同,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精神层面。
根据我们今天的生活态度,即使我们一年挣足够的基本生活费,有多少人敢辞职去隐居的农业和阅读生活?一定是在欲望的刺激下,想赚更多的钱,不仅不会辞职,而且会削尖头爬上去,希望生活比皇帝好,希望赚足够的钱。
古人不知道有多少钱可以过上好日子吗?显然不是。促使他们主动退休的根本原因不在于物质条件,而在于精神需求。他们知道如何“停止”,满足基本条件。即使许多人甚至没有基本条件,他们也过着隐居的生活,没有最后一顿饭和最后一顿饭。
[img]554487[/img]
例如,庄子很穷,到处借米饭,但拒绝接受楚王首相的任命。例如,陶渊明,他生活在别人的帮助下,但他写了一首不朽的诗。光武帝刘秀有一个同学和朋友叫严光,刘秀到处“抓”他,强迫他去首都,请他出去当官,严光坚决,让刘秀伤害了一生的单相思。
为什么古人愿意摆脱贫困?答案是“耕读”这个词。“耕”是基本的生活条件,“读”是自我修养,“读”使“耕”超越生存的起源,成为生活的兴趣。@ 古代充满了安贫乐道的精神巨人!
们都是物质化的。许多人粗略地认为传统文化是垃圾,所以他们失去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把自己扔进了无尽的物质追求黑洞,成为陀螺仪、物质俘虏和僵尸!
@ 不要说古人比我们幸运。他们的生活成本很低。即使你回到古代,你也可能无法过上古人悠闲的生活。根本原因在于你能否让你的精神世界足够强大!
古官辞职后,他们都靠什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