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官员、作家陈子龙(1608-1647)。初名介,字卧子,毛中,人中,大尊,海士,轶符等。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汉族。崇祯十年进士,曾任绍兴推官,论功推兵科给事,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与太湖人民武装组织联系,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的重要作家,诗歌成就高,诗歌风格或悲壮苍凉,充满民族气节;或优雅华丽;或结合两种风格。擅长七律、七言行、七绝,被公认为“明诗殿军”。陈子龙也是工词,是婉约词名家、云间词派盟主,被后代众多名词评家誉为“明代第一词人”。
柳如与陈子龙的爱情
陈子龙和刘如曾经恋爱过。虽然清朝有人谈过,但陈寅恪先生的《刘如是别传》进一步凸显。根据《刘如是别传》的研究,陈和刘在崇祯八年春夏时期短暂同居,感情相当深厚。然而,最终没有和谐的联系。首先,因为陈的妻子和张茹不能相容,刘也不想当妾;第二,陈当时的经济状况不能满足刘之的要求。这样的分析是合理的,但只是合理的
说出他们最终分手的外部原因。陈、刘爱花,有两个原因:一是陈受日益保守的士气影响,没有勇气违反礼仪;二是陈对女性的态度相当传统,不同于刘追求平等自由的概念。
柳流落松江后,虽然得到了名人的赏识,与李待问、宋征舆也有过短暂的恋情,但并没有找到最终的归宿,这与当时松江民风相对保守有关。崇祯十四年钱谦益以直配之礼迎娶刘,当时家里还有正妻陈夫人。这一不礼貌的举动激起了松江士绅的愤慨,向他扔瓦砾,几乎用老拳头,可见松江世风中的强大正统力量。因此,虽然陈在外诗酒风流,但也不敢破坏整肃的家庭氛围。据王?《三世苦节传》记载,张茹人“生而端敏,孝敬夙成”,被“三党为女师”。有了这样一个严肃而聪明的妻子,陈自然不能毫无顾忌。虽然张茹人并不反对陈纳妾,甚至主动为丈夫选择妾,但她选择的标准是“好家庭”。她自然不能接受像刘这样的妓女。更何况,张茹人还有陈祖母的支持。由祖母抚养长大的陈子龙,对祖母十分尊敬。虽然他大胆大方,真诚地爱着刘,但他不愿意为一个妓女破坏家庭的和平,违背祖母的不孝声誉,甚至受到舆论的谴责。陈成长于明末,人格解放的高潮已经过去,思想界沐浴着实学之风。此外,松江原本保守的社会氛围,陈在处理情感问题时没有钱谦益那样令人震惊的勇气,他被称为“东林浪子”,摆脱了礼仪,给了刘的地位和充分的尊重。陈比柳年长十岁,一生共有一妻三妾。在崇祯元年的冬天,我已经嫁给了张茹人。崇祯六年来,他与刘交往密切,但同时又纳蔡氏为妾。而且这个冬天他北上去礼坛经过扬州的时候,还想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女人,可见陈年时的浪漫多情之一。虽然他欣赏并爱上了柳树,但他永远不会有钱谦益于一个60岁的老人,得到青春、美丽、多才多艺、多情的柳树。
此外,陈在对待女性时坚持礼仪和法律,并以传统道德要求女性。这种观念与刘追求自由意志的观念相冲突。从各种传记资料来看,刘是一个直率、聪明、多情的奇怪女人。她喜欢打扮成男人,和名人交往。顾苓的《塔影园集河东君小传》记载,她第一次访问钱谦益时,是“围巾弓鞋,穿着男装,口便给,表情洒落,林下风”。据说她在松江见陈时,名刺也自称“女弟”。可见,刘虽然是一代名妓,但她不愿以色事人,想以自己的才华赢得名人的尊重。她的行为在当时被称为“生日”。事实上,她只是一个在尘土中才华横溢、追求独立人格的女人。她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寻求男女平等的艰难尝试。她的尝试也体现在她的诗歌创作中充满了男子气概。正如松江才子宋征璧所欣赏的那样,她写给宋征璧的诗《送宋尚木》是“非凡的散条纪,慷慨霸王”。而论天下事,历历为我伤”等句子,铿锵有力,充满阳刚之气,真的不像女人所做。刘如此男性化,无非是想向身边的男人展示,她和他们是同类,有着和他们一样出众的才华,从而寻求与他们平等的关系和平等的人格。
因此,刘在择偶的过程中特别困难和谨慎。除了两情相悦,她还需要对方给她平等和尊重,给她自由发挥的空间。而陈对女性的态度,却不能满足她的要求。陈有首新乐府《范阳井》,描述了孝廉范士家的妇女在兵乱中集体投井保贞的事实:“男子苍黄出奔,顾谓若妇:清自为计!答云不负君,无烦言。“在诗中,那些既不给男人增加逃跑的负担,又能保持贞洁,不给男人增加道德羞辱感的女人受到了陈的尊重和表扬,但离开妇女和儿童的自私男人并没有受到他的批评。由此可见,陈对女性的道德要求与当时完全一致,甚至更加保守。假如他真的娶了刘这样的女人,恐怕难以忍受。再看顾苓《河东君小传》中的一段记载,挺有意思的:“适云间孝廉为妾,孝廉能文章,工书法,教之作诗写字。婉媚绝伦,顾潇洒好奇,尤其是放诞。孝顺之去。"云间孝廉"是陈子龙,但柳并没有嫁给他为妾,最多只是“外妇”。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陈柳的因缘最终破裂了。除了陈寅恪先生提到的家庭和经济原因外,陈无福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如果陈在崇祯八年只是因为经济状况不佳或妻子反对而不得不放弃柳树,那么陈的身份和地位在从崇祯十年的中进士到崇祯十四年的柳树嫁给钱谦益之前就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此同时,他把薄和沈作为妾,完全有机会和柳重新结婚。但破镜重圆的美事并没有发生在两人身上,可见他们性格和观念的分歧,也是两人最终没有走到一起的重要原因。
嫁给刘后,钱谦益又爱又尊重她,更重要的是,他能给刘充分的自由。刘嫁给女人后,经常穿儒服,出闺接待客人,所以钱谦益称她为“刘儒士”。作为陈,恐怕我不能允许我的妻妾这样做。事实证明,刘确实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人。钱谦益,南明弘光朝廷礼部尚书,在清军南下时带头迎降,刘当时却想跳水殉节。刘独立不屈的人格和坚强的节义行为,不仅远胜于贪生怕死的钱谦益,也不逊于决心报国的陈子龙。陈有一首《江城子病起春尽》一词:
一帘病枕五更钟。小云空,卷残红。无情的春天,去了几个时间。加我千行清泪也,留不住,苦匆匆。
楚宫吴苑草茸茸的。爱芳丛,绕着蜜蜂。预计来年,我们会在画屏上相遇。人们悲伤地笑着,用燕子跳东风。
陈寅恪先生断定,这个词是陈相思在崇祯八年夏初离开时生病的。其实这个词是顺治四年陈与云间词人交唱时写的。这时,柳早归钱谦益,而陈子龙很快就因抗清被捕殉道,两人的情事,早如“无情春色,去了几次逢”。只有从陈设色彩鲜艳的诗歌中,尤其是吟诵私情的词作中,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年轻时情感体验对其创作的影响。与刘分手后,陈还曾为她的《戊寅草》作序,与钱谦益还有交往,不愧为谦谦君子。
陈子龙简介 明末文学家陈子龙和刘如是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