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汉族的融合能力太强了。北方和南方都有许多民族。可以说,这些民族中的绝大多数都是汉族融合的,最终成为汉族。虽然有些网民现在不理智,有大汉族主义的倾向,但他们经常说一些大汉族主义的话。但事实上,他们的祖先很可能是少数民族,只有在汉族融合后才成为汉族。
即使在一些被少数民族占领的地区,当他们与汉人杂居时,事实上,许多原来的少数民族已经成为汉族。比如鲜卑族,曾经建立过强大的北魏。但他们迁都后,许多鲜卑人,逐渐成为汉人,他们的姓也变成了汉姓。占领中原地区后,金国人也逐渐汉化,成为汉人。蒙古人占领了汉人居住的地方后,最后留下来的很多人都变成了汉人,改了汉姓。许多满族人也变成了汉人,同时也变成了汉姓。
那为什么汉人的同化能力这么强呢?为什么汉人很少被同化为少数民族?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简单。总之,汉人太强大了。汉人的力量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
一是经济实力雄厚。
汉族生活的地区一直是气候相对温和、土地肥沃的地区。在这样的地区,农业生产早已开始,农耕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总之,这里的人,生活绝对比周围的少数民族优越。这就是为什么周围的少数民族羡慕中原人民的生活。当他们缺乏食物时,他们经常带领军队抢劫。尤其是庄稼成熟的时候,他们做的更多,在古代被汉人称为“打草谷”。
然而,光抢肯定是不可能的。抢劫的结果是,它可能会受到中原国家军队的严厉打击,从而失去生命,甚至失去家园。@ 如果能学习汉人的农业生产技术,开始农业生产,自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当周围的少数民族这样做时,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为汉人的生活方式,与汉人没有什么不同。再加上与汉人的通婚,逐渐变成了汉人。
[img]554185[/img]
第二,政治上很强大。
事实上,它不是汉人。在汉人形成之前的中原地区,中华民族已经成为一个政治中心。特别是西周成立后,经过800年的酝酿,中原的政治实力逐渐显现出来,周边国家也在积极跟上中原。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楚国作为一个大国,对南方的活动并不满意,想去中原,坐在中原。“赢得中原”这个成语所表达的是成为中原主人的意思。
汉朝建立,汉族形成后,周边国家与中原国家的朝贡关系逐渐形成。这种朝贡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政治关系。它反映了周边国家和中原国家在政治上的不平等。中原国家起主导作用,周边国家跟随中原国家的政治。司马迁给匈奴写传记的时候,并没有把匈奴当成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把匈奴当成了“侯爵”的水平。他写的是《匈奴传记》。
汉族在政治上是强大和强大的。因此,周围的少数民族自然向往汉族。当他们从少数民族身份转变为汉族身份时,这属于他们政治地位的提高。他们怎么能不愿意被汉族同化呢?另一方面,如果汉族成为少数民族,这将降低他们的政治地位。当然,他们不想。
[img]554186[/img]
三、文化力量很强。
文化需要时间来积累。没有时间的积累,文化就无法反映出来。我们说,三代人可以有一个暴发户,但不能有一个贵族。这里是关于时间在文化中的作用。
正是因为汉族历史悠久,传承明确,才有了深厚的文化传统。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少数民族有很强的吸引力。一方面,周边少数民族国王将积极要求与中原汉族国家和睦相处;另一方面,他们将继续派使者学习中原汉族国家的先进文化。历史上有无数这样的事情。然而,中原汉族人很少学习少数民族文化。除非有一些宗教学习,比如玄奘西游等等。
主要是少数民族向中原汉族学习。因此,少数民族人民改变民族身份,成为汉族人民的情况数不胜数。
中原经常被外国入侵,但为什么汉人仍然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