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是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于公元前1039年封商纣王的兄弟微子启,在商朝旧都商丘成立的宋国。由于宋国的特殊地位,被周天子誉为“三恪”之一,“恪”是恭敬的意思。可见宋国当时在诸侯国的地位还是比较受尊敬的。至于宋在春秋时期成为笑话,应该是宋襄公时期发生的“宋楚争霸”。
[img]554755[/img]
随着周王室的衰落,诸侯国不再听从周王室的指挥,各国之间的争端不断,甚至郑国的朱丹用箭射伤了周恒王的“犯罪”。宋国也开始准备在诸侯国相互竞争的环境中充当“霸主”。
公元前651年,宋恒公病重,准备传给儿子兹甫,兹甫是宋恒公的直子,很早就被立为王子。然而,兹甫一再要求父亲把座位传给他的普通兄弟目夷,并说目夷仁义是非常罕见的。但是目夷名不正言不顺,他敢在那里接呢?目夷还对父亲说:“兹甫甚至可以放弃他的王位,这是最大的仁慈和正义。我在哪里能配得上他?他是王子,他应该继承他的王位。”在兄弟俩互相谦虚之后,兹甫在宋恒公去世后继承了国君的王位,即宋襄公。
公元前643年,也就是宋襄公继位的第八年,春秋霸主齐桓公去世,他的五个儿子为了争夺君位而内乱。齐国王子昭逃到宋国,请宋襄公为他做决定。宋襄公认为,帮助齐国王子复国,既是正义的事,也是仁义的事,还能提高宋国在诸侯国的地位,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因此,宋襄公与曹国、卫国、诸国三个小诸侯国共同平定了齐国的内乱,帮助王子昭继位,即齐孝公。
[img]554756[/img]
宋襄公认为,齐国曾经是霸主,但现在他帮助他的新君继位。这样,他的地位应该高于齐国。无形中,宋应该取代齐国成为新的霸主。但这个霸主不是自己封的,得到其他诸侯国的认可,支持你。因此,宋襄公效仿齐桓公的做法,准备召集一些诸侯国举行会议,以提高自己的地位。然而,他害怕一些大国不听他的指挥,所以他决定召集几个小国开会,小规模尝试。如果可行,他会召集更多的诸侯国参加。
于是,宋襄公邀请了一些小诸侯国参加自己主持的会议。对此,宋襄公的哥哥目夷阻止说:“以小国之力会后诸侯是祸患。但宋襄公不听他的劝告。到了集会的时候,连这些小国都没到齐,滕国迟到了,国家干脆没来,曹国的诸侯开了一半就跑回去了。这让想当霸主的宋襄公很生气。他拘留了迟到的滕侯,发兵攻打国家,将侯侯押在绥水杀死后祭祀水神。发兵包围曹国,压服曹国。
[img]554757[/img]
与这些小国打交道时,宋襄公找到了霸主的感觉,于是想在更大范围内充当霸主。楚国位于长江中游,已成为宋襄公称霸的障碍。由于楚国实力雄厚,宋襄公决定与楚国建立联盟,拉拢它,因为他不敢用与小国打交道的方式征服它。宋襄公认为,只要把楚国拉过来,他的霸主地位就基本确定了。目夷一直劝阻宋襄公的计划。他认为楚成王雄心勃勃,不愿意帮助宋国称霸。但宋襄公仍坚持自己的意见。
公元前639年,宋襄公约楚成王、齐孝公在鹿上(今安徽阜南)召开会议。会上,宋襄公要求楚成王邀请楚国盟国参加下一次诸侯国大会,楚成王很高兴地同意了。当年秋天,宋襄公带着一群大臣兴高采烈地来到盂(今河南省绥县)参加诸侯大会。楚成王也如约带着一群人到达,郑、蔡等五个诸侯国的诸侯也出席了会议。
宋襄公认为这是他召开的诸侯大会,他应该成为盟主,所以他大摇大摆地坐在盟主的座位上。谁知道,在他坐稳之前,楚国的士兵们在楚成王的命令下冲了上来,把他从盟主的宝座上拉了下来。瞬间,宋襄公从“盟主”变成了囚犯。会场上一片混乱。宋朝的大臣,如目夷,在混乱中逃脱,回到了宋朝。
[img]554758[/img]
楚成王押着宋襄公,带着楚军一路打到宋国都城商丘,幸好逃回的目夷早就准备好了,楚军一时难以突破城市。楚成王为了强迫宋国投降,对宋军说:“如果你不投降,我会杀了你的国君。宋军说:“我们已经建立了另一个国君,你怎么办,我们永远不会投降。其实宋军的回答都是按照目夷的意思说的,宋国并没有另立国君。楚成王见一时难以取得成功,从宋襄公身上也挤不出任何油水,与其杀了他,不如把他放进去,让宋国自己内心乱去。这类似于明朝明英宗被瓦拉俘虏后被放回去。
被楚成王释放的宋襄公,在目夷等人的欢迎下回到了国都。宋襄公越想越觉得窝囊,霸主没当,被别人俘虏了。宋襄公决心报仇。公元前638年,郑国的国君去朝廷见楚成王,这给了宋襄公报复楚国的机会。他认为,郑国的祖先受到周王室的信任。郑侯没有去朝廷见周天子,而是去见楚成王。简直就是忘恩负义。
因此,宋襄公决定代表周王室惩罚郑国,目的是让楚国感到尴尬。宋襄公知道郑国的小兵很弱,所以自己打他很容易。然而,目夷仍然反对宋襄公的计划。他认为楚国会派兵帮助郑国,但宋襄公决定不听劝阻。
[img]554759[/img]
于是,宋襄公率领宋军攻打郑国,郑国当然不是宋国的对手,于是赶紧向楚国求助。楚成王立即派兵直接攻击宋国。宋襄公得知后院起火,赶紧带军回来。宋军到达洪水北岸时,楚军也到达了洪水南岸。两军隔河相望,目夷对宋襄公说:“还不如趁还没打起来,我们和楚军谈谈吧?宋襄公不同意,他憋着那口气已经很久了,今天一定要报仇。
宋军排了很长一段时间后,楚军开始渡河。目夷对宋襄公说:“敌人多,我军少。最好在他们刚渡河的时候给他们一个痛苦的打击,也许他们可以打败他们。”宋襄公仍然不同意。他的书呆子又犯了。他认为当霸主时,人们应该知道自己的“仁义”。宋襄公说:“不,讲仁义的人不能乘人之危。他们过河后要打架。”
楚军全部过河后,目夷再次对宋襄公说:“当他们还没有站稳脚跟的时候,我们会立即发起攻击,我们一定会赢。”宋襄公说:“不,讲仁义的人,绝对不能攻击还没有形势的队伍。”。
[img]554760[/img]
当楚军摆好阵势冲向宋军时,宋襄公下令反击,但为时已晚。很快,宋军抵挡不住楚军的攻击,宋襄公的卫队全部被楚军歼灭。宋襄公自己的大腿也被射中,受了重伤。在目夷等人的绝望保护下,他可以逃跑。
这场“洪水之战”也彻底破灭了宋襄公的“霸主”梦。回到宋朝后,大臣们抱怨宋襄公错过了战斗机,导致了如此惨败。宋襄公说:“讲仁义的人怎么能忍心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宋襄公真的很迂腐。
不久,严重受伤的宋襄公也去世了。宋襄公无法称霸,这也给宋国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使他无法恢复。宋襄公的“称霸”也成了其他诸侯国的笑话。
宋国是最大的诸侯国 为什么宋朝最终成为其他诸侯国的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