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永嘉之乱的文章,有兴趣的朋友们快来看看吧!
[img]551866[/img]
永嘉之乱是西晋时期金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的一场动乱。动乱是由居住在中原的胡人发动的。他们在苦县屠杀西晋中央军队后,攻占洛阳,烧杀抢掠,俘虏了金怀帝等王公大臣。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族政权被北方胡人攻破后,统治集团几乎被摧毁。事件发生后,西晋也灭亡了。
[img]551867[/img]
刘渊,匈奴贵族
惠帝在西晋时期,思维迟钝,性格软弱,无法控制国家。贾南风皇后的专权引发了国王的混战。战争多年造成的破坏也严重动摇了西晋的统治基础。就在西晋八王之乱如火如荼的时候,匈奴贵族刘渊在永兴元年(公元304年)乘势起兵,在并州离石(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建立了汉国。汉国成立后,对外扩张不断,司州大部分地区、河东县、平阳县都落入了刘渊之手。河北石勒、王弥见刘渊势大也纷纷归附。汉国的扩张使其迅速成为严重威胁西晋统治的军事力量。
[img]551868[/img]
刘渊建立了汉国
晋惠帝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八王之乱”中的最后一王,东海王司马越终于出现了。他带领军队迎惠帝从长安回到洛阳,执掌朝政。不久,第二十五子司马炽毒死晋惠帝,迎立司马炎继位,即晋怀帝,他继续专权。司马越专权期间,他没有积极讨伐当地的反叛势力,而是在朝廷中杀害了自己,导致失去了公众的期望。晋怀帝也对自己的专权不满,联系了当时西晋的重要将领苟曦,希望夺回朝廷权力。面对这种情况,司马越不得不在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率领洛阳4万兵马和晋朝重臣以石勒的名义离开屯项县,在洛阳只留下右卫将军何伦、东海公主裴氏、世子司马毗等。,导致洛阳守备薄弱,盗匪猖獗。
[img]551869[/img]
宁平城之战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苟曦上演晋怀帝,向晋怀帝陈述司马越的罪行,于是怀帝下诏讨伐司马越。结果司马越在苦县死于恐惧。其军队不得不秘密不葬礼,由太尉王燕和襄阳王司马范继续领导军队,护送司马越棺材回东海埋葬,但没想到石勒发现,所以石勒立即率领骑兵在苦县宁平城追赶棺材护送军队,最终在宁平城战役中击败晋军,共有10万多名晋军和俘虏,西晋战役后,没有抵御外国入侵的力量。
不久之后,汉朝的王弥和刘曜先后率军攻打洛阳,并于6月丁酉日攻破宣阳门,直接进入南宫,一路进入太极前殿,在皇宫中大肆搜寻。晋怀帝计划逃离华林园,然后前往长安,但没想到半路被汉兵俘虏。留在洛阳的王公大臣和平民被杀3万多人,皇宫被抢劫,晋朝的寺庙被烧毁,皇陵也被挖掘和破坏。最后,刘曜等人烧了洛阳宫,俘虏了晋怀皇帝及其皇后一起回到汉朝。
[img]551870[/img]
司马瑞,东晋元帝
在永嘉之乱之后,西晋宗室被屠杀,西晋在北方的势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也相继败亡。怀帝被杀后,在长安再次被汉国俘虏,西晋终于宣告灭亡。此时,在士族王导等群臣的支持下,江东琅琊王司马瑞于公元317年在建康成立东晋。为了避免战争,北方士族被迫从中原迁往长江中下游地区,历史上被称为“衣冠南渡”。南迁人口众多,也为东晋偏安一角创造了条件。此后,东晋建立了大量的侨州和侨郡,深刻影响了东晋的政治面貌。当然,客观条件也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经济的发展,为南移奠定了基础。
西晋永嘉之乱是怎么发生的? 这场动乱的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