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

晋国曾经很强大,为什么会被韩赵魏瓜分?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氏族等晋大夫势力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天子开始封三家为诸侯国。司马光的年度体史书《资治通鉴》记载从这一事件开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周安王二十六年(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的土地全部分割。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称为“三晋”。

晋无公族

[img]551649[/img]

周朝的诸侯国通常把公室的后代分成医生,每个医生都有封地,把血缘关系作为公室的屏卫。晋国李姬之乱时,晋献公逐杀诸子,从此晋国不再立公子,公孙为贵族,历史上被称为“晋无公族”。到晋成公时,赵盾以“宦卿适子为田,以为公族”,代表各家异姓医生为公族,晋公室的力量衰落,对乱七八糟的异姓卿医生没有可靠的限制。

六卿

[img]551650[/img]

晋文公、晋襄公时,狐、赵、先、英、徐等有权势的家族,后来又有韩、魏、栾、范、荀等强大家族。春秋中期以后,十几位清医控制了晋国政局。经过激烈的并购,春秋晚期只剩下赵、魏、韩、范、智、中行六家,称为“六清”。

晋阳之战

春秋末期,范氏、中行氏两大夫被灭,晋国只有智、赵、韩、魏四家,其中智氏最强。郑卿的智伯荀瑶依靠韩康子和魏桓子获得土地。在向赵襄子索地被拒后,于周贞定王14年前455年攻打赵,并胁迫韩魏出兵合围。赵襄子退居晋阳固守。智伯围困晋阳两年,不能下,引晋水淹没晋阳城。在危急情况下,赵襄子派张孟谈说服韩、魏两家倒戈,放水倒灌智伯军营,大破智伯军,擒杀智伯。前453年,三家灭智氏宗族,瓜分其地,是晋阳之战。这场战争为未来“三家分晋”奠定了基础。

分晋

前434年,晋哀公去世,晋幽公即位。韩、赵、魏分为晋国剩余土地,只有江、曲沃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被称为三晋。

赵襄子取代了伯鲁王子的地位,于心不安,立伯鲁之孙赵浣为继承人。但襄子死后,其子桓子驱逐赵浣,自立为君。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儿子,迎赵浣即位,是献儿。赵籍后来继位,是赵烈侯。后来,他的孙魏斯继位为魏文侯。韩康子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后由其子韩虔继位,为韩景侯。前403年,由周威烈王统命,与晋侯并列。这就是资治通鉴中春秋战国的分界点。

前349年,韩、赵两家瓜分晋侯剩余土地,晋国彻底灭亡。


晋国曾经很强大,为什么会被韩赵魏瓜分?晋国曾经很强大,为什么会被韩赵魏瓜分?

,,,,,,

  • 孔子后代 中国最后一位贵族孔家后人的生活状况被揭露
  • 孔子后代:孔子,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伟大成就。它在世时被...

  • 解密:先秦墨家墨子到底是如何游说各国政要的?
  • 墨子是先秦王子中罕见的农民思想家。他深刻的理论不仅体现在政治领域,也体现在逻辑哲学上。他的话往往从小到大,甚至是类比...

  • 儒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散文家,是儒家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孟子是孔...

  • 中国阿Q精神的鼻祖是谁?孔子的儿子孔鲤
  •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些“阿Q”情结。鲁迅发现了这个“真理”,率先获得了文学版权,比如匕首射击,刺伤了许多人隐藏的心:“哦...

  • 孔门十哲七十二贤之一:孔子高徒卜商生平介绍
  • 卜商,字子夏,卫国人,小孔子44岁。以文学著称,以孔子论《诗》为特色,孔子称赞:“商人可以说“诗”已经走了。”在孔门弟子中,...

  • 悲剧孔子:人生三大不幸被妻子抛弃?
  • 妻子齐官和孔子一起受苦多年。当她对孔子青云直立的信念终于破灭时,她无法生活在这种艰难的日子里,所以她最终选择了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