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和,又名和氏,春秋战国时期
相关事件: 蔺相如完璧归赵
[img]550427[/img]
相关人物: 厉王
[img]550428[/img]
楚国人在春秋时期。荆(今襄樊南漳)人。和氏。和氏璧的发现者。
卞和荆山(今南漳县境)人。楚民在春秋时期。据说他在荆山得了一玉,两次献给楚王,都被认为是石头,以欺君之罪砍脚。楚文王即位后,他怀抱着玉坐在荆山下痛哭。文王令工匠剖雕玉,果为宝玉,故称玉为“和氏之璧”。后传赵,再转秦。因献玉而闻名古今。据《韩非子》记载,卞和在荆山得到了一玉普(南漳县检查山区,有玉印岩,传到卞和得玉处),献给了李王。李王使人鉴别,说是石头,有欺君罪,断了左脚。到武王(约公元前740年)即位,卞和再次献玉,武王使人鉴别,仍说是石头,又断其右脚。后来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在荆山下哭泣,文王派人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宝玉又名石,贞士杀之而漫(欺骗),这臣之悲也是。文王让人剖普,果得宝玉。所以叫“和氏璧”。卞和以功封为零阳侯。《史记·卷八十一》中所说的“完璧归赵”故事中的“璧”,就是卞和所献的宝玉。
和氏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和氏指的是谁?